资源简介 第1节 分子热运动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能识别扩散现象,.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科学思维: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能对相关问题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扩散现象的实验,感受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和推理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教学重难点重点:1.识别扩散现象,理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 认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难点: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某些热现象教法学法探究式 、引导式、合作式、归纳式、讲练式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透明玻璃管、香水、水、二氧化氮气体、广口瓶、玻璃板、铅柱(两个)、钩码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撕纸屑,看哪一组撕得最碎.提问:1、纸屑还是纸吗?2、如果把玻璃打碎呢?碎玻璃还是玻璃吗?能不能无线变小,有没有一个限度?新课教学物质的构成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物质的内部微观照片。给出,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进而讲解分子直径为10-10m,同时复习长度的单位。讲解原子结构,并作简单介绍。3、宏观与微观做对比。请同学辨别:灰尘、粉笔沫,PM2.5(≤2.5微米),雪花,细胞,细菌,一滴水是不是分子?虽然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情况。提问:拿出香水,让同学猜是什么?并提问,你是如何辨别的?为什么你们能够闻到空气中的香水味呢?分子热运动1、实验一:气体的扩散现象(1)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瓶口相对,之间由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中间玻璃板,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下面二氧化氮进入了上面瓶子里。如图。(2)装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玻璃板上面行不行?(3)引入扩散概念: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实验二:液体的扩散现象在装有清水的细玻璃管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间明显的界面。静放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颜色的变化。如图。3、实验三:固体的扩散现象图片展示:金块和铝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等。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看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实验四:一升水和一升酒精hunhe 后,是两升吗?再观看视频,分析可知:分子间存在间隙。5、提出问题:分子无规则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结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这种无规则的分子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1.提出问题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去,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2.教师演示用美工刀把铅柱的底面刮干净、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提出问题: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空隙,并且还有引力,那么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分析,表现为引力和斥力的情况。总结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三)当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