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内 容 8.消失的恐龙 教 学课 时 执 教日 期教 学目 标 1.通过举办“恐龙展”,收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信息,激发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3.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化石的作用。教 学重难点 重点: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难点: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化石的作用。预习作业设计(自学) 学生分组材料:各种恐龙模型、图片、视频,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板块一】自学内容反馈出示课本25页的恐龙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了解图片上的恐龙。提问: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恐龙,却能复原出他们的模样?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恐龙的化石复原出了恐龙的模样。为什么没有人能够穿越时空,却能够找到人类的祖先?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化石复原出了人类的祖先的模样。【板块二】互学活动一:举办恐龙展1.教师引导: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喜欢恐龙。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把我们各人拥有的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带到教室,来举办一个恐龙展。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2.学生拿出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把模型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桌子上,将图片粘贴在周围的墙上,恐龙展就可以开始了。3.学生在教室里面自由走动,观看恐龙展,观察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初步了解各种形态的恐龙。4.教师引导:在我们的恐龙展中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这些恐龙千姿百态,大小不一。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模型图片中的恐龙形象是根据什么复原出来的呢?是设计师们凭空设计出来的吗? 预设:这些恐龙形象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板块三】导学1.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一起去探寻化石的奥秘。2.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8课——消失的恐龙。3.教师引导:正是因为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我们才看到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恐龙形象。4.出示课本28页上面三角龙、似鸡龙、马门溪龙、霸王龙和剑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5种恐龙,分别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这5种恐龙的知识。5.这些恐龙又是根据下面哪一种恐龙化石模型复原出来的呢?6.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5种恐龙的化石模型,提出要求:找出与上面5种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预设:三角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北美洲发现了三角龙化石。三角龙看上去就像一头巨型犀牛,体重约10吨。它的鼻子上长有一只短角,额头上长有两只长角,因此得名“三角龙”。【板块四】用学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之所以能够复原恐龙是因为化石的存在,人类对于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追溯到1677年,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化石在恐龙的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化石的知识。板 书设 计教 学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