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道法《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课题 《5.2 预防犯罪》 册别 八年级上册班级 课时 1课时备课人 时间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践行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法治观念: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教学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罚的种类教学难点 预防犯罪的做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播放视频。播放视频:《校园欺凌被严惩》。设问:分析视频中的行为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出: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顺势提问学生了解犯罪吗?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 结合视频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道法课的兴趣。环节二:探究犯罪与刑罚 活动1:小组探究。展示两段材料:材料一为湖北某校园欺凌事件,材料二为北京某校园欺凌事件。设问:为什么同样是校园欺凌,受到的处罚不一样?教师从事件对他人和社会危害、违反的法律、受到的处罚 等角度来引导,带来学生总结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活动2:知识探究。思考: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怎样的?展示四副图片,思考违法还是犯罪的范围更大,最后得出结论: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活动3:相关链接。展示教材P54相关链接示意图,让学生思考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总结出: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围绕材料、相关链接内容,展开探究,回答问题;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相应知识笔记。 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环节三: 探究预防犯罪的做法 活动1:观点辨析。展示观点:“中学生年龄还小,就算犯了罪也不要紧。”引导学生对该观点进行辨析,最后得出:中学生要远离犯罪。 活动2:观看视频。展示视频:刑事年龄下调为12周岁。引导学生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活动3:阅读案例。案例内容:陈某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逐渐走上犯罪道路。设问: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引导得出: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结合观点、视频、案例内容,分别回答相应问题;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相应知识笔记。 本环节通过设置观点辨析、观看视频、阅读案例等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既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又挖掘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攻破知识点:预防违法犯罪。环节四: 小结与升华 老师带领学生快节奏回顾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帮助学生梳理今天所学知识,巩固并构建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远离违法犯罪。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全班分为12个小组,每小组4人,小组采取不同形式去搜集身边或者社会上存在的不良行为或相关案例,针对不良行为制定一个不良整改措施表(表格要求包含不良行为、产生原因、对应的措施)。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不盲目备课,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