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3.云和雾 (表格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3.云和雾 (表格教案)

资源简介

教 学内 容 13.云和雾 教 学课 时 4-1 执 教日 期
教 学目 标 1、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2、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3、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教 学重难点 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
教学资源 学生分组材料:量筒(500mL)、冰袋(或把冰块放入保鲜袋)、温水、线香、火柴。
预习作业设计(自学)  
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
【板块一】自学内容反馈1.出示课本37页的一首小诗。2.学生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写到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这些都是水的不同表现形式。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探究水的奥秘。4.这一课,我们先来了解云和雾。5.板书课题:云和露 这首小诗写到了高山上的云雾、草地上的露珠、江南的蒙蒙细雨、塞北的片片雪花。
【板块二】互学活动一:辨别云和雾出示课本38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中哪里是云?哪里是雾?活动二:人造雾出示课本39页人造雾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人造雾的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在这个实验中,量筒中的温水会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冰块周围的冷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非常小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漂浮在量筒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白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冒白气的现象,这些白气实际是漂浮在量筒中的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2)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3)在量筒口出现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交流,预设:对于山脚下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山腰上有云,而对于已爬到半山腰的人来说,他们身处其中,看到的是则是雾。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步骤制造雾,观察量筒内的现象。全班交流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成的条件之一。白气是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
【板块三】导学活动三:探索云是怎么形成的1.出示课本39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再根据刚才造雾的活动,想一想云是怎么形成的?3.云和雾是如何形成的?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者小冰晶。 2.学生认真读一读文字,初步了解云和雾是怎样形成?云和雾有什么区别?全班交流4.云和雾又有哪些区别?漂浮在高空的就是云,接近地面的就是雾。云和雾的位置不一样。
【板块四】用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云和雾这两种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了云和雾是怎样形成的,知道了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漂浮在高空时就是云,接近地表的时候就是雾。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云和雾的知识。
板 书设 计
教 学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