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内 容 15.雨和雪 教 学课 时 4-3 执 教日 期教 学目 标 能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教 学重难点 重点: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难点: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资源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预习作业设计(自学) 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板块一】自学内容反馈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在大自然中的4种表现形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水在大自然中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雨和雪。2.板书课题:雨和雪 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出继续学习水在大自然另外的2种表现形式【板块二】互学活动一:比较雨和雪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教师引导:出示课本42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想一想雨和雪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 学生小组讨论:雨和雪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预设:相同: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不同: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板块三】导学活动二:模拟雨的形成1.出示课本42页三幅实验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读一读相应的文字,初步了解模拟雨的形成实验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3.所需材料: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自来水、培养皿、冰块等等。4.实验方法: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②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全班交流 通过实验理解雨的形成【板块四】用学1.出示课本43页下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的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通过阅读文字进一步理解雨和雪板 书设 计教 学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