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内 容 14.探索宇宙 教 学课 时 执 教日 期教 学目 标 1、认识不同类型的航天器的特征和用途。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3、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4、通过阅读航天失事资料,认识到探索宇宙的巨大风险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价值。教 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取得的成就。难点: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教学资源 各类航天器的视频、图片资料。预习作业设计(自学) 我国航天事业成就宣传资料。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板块一】自学内容反馈活动一:了解航天器从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到现在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他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几种航天器。出示课本44页几种航天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了解载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登陆器等航天器。【板块二】互学活动二: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航天之旅出示课本45页东方红1号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我国的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出示神舟1号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出示神舟2号、神舟3号和神舟4号的图片,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出示课本45页东方红1号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我国的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有关知识。出示神舟5号以及航天员杨利伟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板块三】导学活动三:人类探索宇宙付出的代价图片1,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不幸的是,他在之后的一次飞行训练中牺牲了。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后,因其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O形密封圈失效,毗邻的外部燃料舱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温烧灼下结构失效,使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第73秒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初步了解人类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探索宇宙付出的代价。【板块四】用学活动四:空间探测器中图片的秘密出示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类的两种飞离太阳系的空间探测器板 书设 计教 学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