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内容本次习作主要是写自己家乡的风俗,可以写家乡的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家乡独具特色的饮食、服饰、建筑、礼仪和民间工艺等传统风俗。请你介绍一种风格,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风俗的内容、活动形式风俗的历史、由来自身的体验、感受活动现场的具体过程可详写可详写略写详写详写略写详写的方法总分结构点面结合运用描写方法突出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包粽子我的家乡特别看重端午节,每当端午节快要到来时,人们就开始挂艾草、包粽子、赛龙舟,这些风俗活动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①①先点明家乡的风俗活动,再突出“我”对包粽子的喜爱,以引出下文。早上,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些红枣、绿豆等包粽子的配料。一到家,我就嚷嚷着要包粽子。妈妈见我这架势,忍不住乐了,连忙准备好家什,一边示范包粽子,一边跟我讲解要领。妈妈熟练地把一片粽叶卷成一个锥形,抓一两把混有红枣、绿豆的糯米放进去,用手按压结实,然后用剩下的粽叶封住锥形口,最后用绳把粽子捆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②②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妈妈包粽子的娴熟技能,从侧面反映出端午节包粽子是家乡重要的风俗活动之一。见妈妈包粽子这么容易,我的手更加痒痒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锥形,然后往里面放糯米。哎呦!由于我卷粽叶的技术不过关,锥尖有一个圆圆的小洞,糯米从小洞里全部“逃亡”了。③③这个细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有趣,令人会心一笑。妈妈看了,不禁哈哈大笑。不行!我可不能服输,我要跟着妈妈继续学。这一次,我特别注意,细心地卷粽叶,让锥尖严丝合缝。虽然我的速度比妈妈慢了许多,但总算“不露馅”了。到了最后的捆绑工序,我又遇到了难题,妈妈手把手教了我好几次,我才勉强完工。一个成功了,接着两个、三个……我包得越来越快,也包得越来越好。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好多大人都学不会包粽子,俺家丫头就是聪明!”④④借妈妈之口,从侧面表现“我”的聪明能干,这也是“我”爱包粽子的一个原因。听到妈妈这么夸我,我心里更是乐滋滋的,跟吃了蜜一样甜,恨不得马上就吃上自己包的粽子。这个端午节太有意义了,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⑤⑤照应开头,再次点题,结构严谨。总评:把糯米漏出来说成是“逃亡”,把粽子包得严丝合缝称作是“不露馅”了,语言风趣幽默。还有亲昵的“俺家丫头”,充满了生活气息。全文给人轻松活泼、愉悦温馨的感觉,体现出小作者对家乡端午节包粽子这一风俗活动的喜爱之情。板凳龙有多种式样的耍法。有独凳龙。一条家用普通花条板凳饰以彩龙(木刻或扎纸校彩绘),可由二人至三人舞。一人玩时,两手分别执前后腿。二人玩时,一人执前两腿,另一人执后两腿。三人玩时,前二人各以侧手执一腿,后一人双手执两腿。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板凳龙的玩法有很多。只有一条板凳的,叫“独凳龙”,这就是一条普通的家里常见的板凳,只不过用彩色的纸扎装饰了一下。“独凳龙”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三个人一起舞。一个人玩,需要双手个抓着板凳的前后腿舞动;两个人玩,可以一人举前腿,一人举后腿;三个人玩,则是两人举着板凳的两条前腿,一人举两条后腿。舞板凳龙有也是有套路的,当鼓点奏响时,就按着节拍,踩着节奏,挥舞板凳。板凳上下翻飞,灵活异常,犹如一条小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