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同步练习
1.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21教育网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 《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5.观察右图仪器,想一想,这一仪器什么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被用于航海事业(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6.活动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如果你是宋朝人,你们已经懂得哪些新的科学
技术?同学们众说纷纭,你认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黏土制成陶活字,然后排版印刷 B.能制造火药武器
C.掌握了转轮排字技术
D.将磁化的钢针固定在一个刻有方位的盘中,用来指向。
7.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的优秀品质。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毕昇www.21-cn-jy.com
8.指南针是由谁传播到西方的?( )
A. 蒙古人 B. 女真人 C. 匈奴人 D. 阿拉伯人
9.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 )
A.宋元时期 B.隋朝 C.明朝 D.唐朝
10.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11.阅读下列材料:
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以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提花,各有其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21cnjy.com
——引自《辍耕录》
请回答:
(1)黄道婆是何时、何地人?
(2)她的技术从何而来?
(3)从上述材料中看,她有哪些成就?
12.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材料2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在指南针应用方面有什么不同?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李约瑟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峰是在什么时期?
活字印板
罗盘
制造的火器较发达
(震天雷)
一.火药的发明和运用
古代炼丹家
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发明:
宋元时期:
蒙金交战: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金史》
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步——《宋史 兵志》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
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火箭
火铳
火球
单发步枪火铳
火药的传播
火药和火药武器是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使用了火药兵器。公元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阿拉伯人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药兵器,阿拉伯人进攻西班牙时就使用过火药兵器。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
火药的传播
火药的发明、应用过程
发明:古代炼丹家
唐朝末年:开始用于战争
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
南宋:管形火器
(突火枪)
金:制造火器较发达
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 美国学者 德克 · 海德
火药的影响
火药武器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火药应用于生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例子1:由于出版事业的发展,我们现在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唐朝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刻50个字,假设一份《浙江日报》8万字,请问一个刻工需要用多少时间?
例子2: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完全就派不上用场了。
1600多天
二.印刷术的改进
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既浪费材料,也浪费人力,浪费时间。
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
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北宋泥活字版
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活字印刷的步骤
制做单字
排版
上墨印刷
回收活字
1.可随时拼版
2.存放版片占用空间小
3.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简单
4.能够重复使用
活字印刷的优点
  活字印刷术在宋朝时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
·
·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
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1. 活字印刷的出现,降低了印刷书籍的成本。  
2. 使更多的普通民众有了受教育的可能,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提示 1 :从书籍成本方面分析
提示 2 :书籍对普通民众及印刷业的作用
提示 3:对文明传播的影响
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王祯《农书》插图)
   活字放在轮盘内,排版时,人可坐在轮盘旁边,随意转动轮盘拣字,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
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
雕版印刷术
印章
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盘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当代毕昇” 王选
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
战国——“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南特性制成的指南仪器。《韩非子·有度》云“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西方向)”。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sháo],投之于地,其柢[dǐ]指南。”
三.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
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天然磁石
指南针(宋)
人工磁石、使用磁针
司南(战国)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材料二:渺茫天际,天水一色,船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问题:对比两个材料,回答关于指南针的使用,两者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强调白天需以太阳为准,夜晚以星星(北极星)为准,阴雨天则以指南针为准;
材料二:强调无论何时何地,航海时只依靠指南针,而且准确无误。
南宋时期,指南针的使用比北宋时更广泛。
指南针的应用与传播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海上交通,南宋时将指南针放入刻有具体方位的罗盘中(罗盘针),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罗盘针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南宋时,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法兰西斯·培根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丝绸
麻布
四.棉纺织技术
绫罗绸缎缺价格昂贵;麻布质地粗糙
理想的替代品?
柔软保暖结实的棉布
棉布
为什么棉布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元代黄道婆与棉纺织技术
棉花的普遍种植与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黄道婆少年流落海南岛,学习黎族制棉、织被方法,元代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乌泥泾镇传授先进纺织技术、推广先进纺织工具,使松江府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布被誉为“衣被天下”,受到百姓敬仰,立祠祭祀,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木制棉纺车
在谈到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欧洲工具发展情况时,马克思说:“要找到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对比早在14世纪初黄道婆改造而成的三锭脚踏棉纺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说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技术先进。领先欧洲大约四百年。
① 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
②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
③宋元时期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吸收了外来的文化.
④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⑤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哪些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
温馨提示:(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继承前代、劳动人民等角度分析)回答科技文化繁荣的通用思路
东汉蔡伦造纸术, 变废为宝不简单。
北宋毕升虽贫寒, 发明活字替雕版。
指南工具传播远, 世界格局大改变。
火药火器威力大, 改造世界建家园。
中华儿女多智慧, 四大发明广流传。
牢记历史勤努力, 实现民族大复兴
不——遥——远 ! 不遥远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