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导课堂”教学框架 备课人:课 题:认识感官 课时:2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A类: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B类: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C类: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 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 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预学设计教师个性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第一板块 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细、光滑等方面的特征。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皮肤触摸四个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动用其他感官去观察。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故事情境或其他问题情境将这几个并列且各自独立的活动整合成几个综合的活动。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的观察活动整合起来,创设走进森林的情境去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利用录音机听森林中的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 物发出的声音等;将用鼻闻和用舌尝的活动整合起来,去辨 别盒子里究竟是哪种水果等;快下课时,领学生到操场上用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感觉。(主采)设计二:由于在第二课感官总动员的教学中,安排了品茶的活动,故可以将本课中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活动,放在第二课与品茶活动整合,这样本课用1课时教学就可以完成。或者将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活动作为个别学生的演示活动,这样也可以用1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备选)关于用皮肤观察活动的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活动,触摸的材料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范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其他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观察;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材料让学生触摸和感觉。学生用手触摸石头 (水泥)地面和木课桌,描述不同的感觉。描述不同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冷、热、光滑、粗糙、 软、硬等词语来描述。教师组织活动时,使学生知道皮肤的触觉功能不仅仅是手才有的。关于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活动的建议:选择气味比较明显的水果或蔬菜,如柠檬、芒果、橘子、 洋葱、韭菜等,切成块,装盒。观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开展本活动,要组织学生先闻再品尝。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气味和味道的描述经常会有混淆,教学时要强调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是味道。描述感觉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香香的、淡淡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等词语来描述。第二板块注意事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时间较短,通常能持续集中15 20 分钟,教学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动静结合。特别注意从一开始上科学课时,就要求学生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认真听同学讲话的好习惯。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第三板块活动四:读图,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将对人的感觉器官的认识推演到动物世界,加深对感觉器官的认识。第四板块教学过程:教学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然后组织学生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引入对下一节课的学习。自主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