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导课堂”教学框架 备课人:课 题:12.轮子的故事 课时:1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A类: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B类: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C类: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预学设计 学生分组材料:圆柱形铅笔6支,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只、纸盒1只、吸管2根、 竹签2根(车轴),另加工辅助工具若干,含剪刀、胶带、粘合剂等。教师个性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第一板块 体会轮子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做推书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引发研究轮子的兴趣。教学过程:可以将字典换成砖头,增加重量可以使省力的体验更明显。可以在《新华字典》下垫上六角形铅笔,来比较圆柱形铅笔和六角形铅笔的省力效果。可以改推为拉,用橡皮筋拉动垫了铅笔和没有垫铅笔的《新华字典》,观察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来判断有轮子 是否省力。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不要求作严格要求的对比实验,只要能对比出垫了铅笔的字典或砖头,在推的时候比较省力就行了。第二板块阅读轮子的发展史。设计意图:通过科技史的学习,体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并 且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教学过程:分别出示加了轴的轮子、加了辐的轮子、包了金属边框的轮子、加了轮毂的轮子、加了轮胎的轮子,让学生比较这些轮子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重点研究轴承,比较轴承和一般轮子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体验轴承高速滚动的特点。可以用简笔画和简单文字介绍轮子的结构,如轮、轴、辐、胎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这个内容的教学不仅是阅读资料,还要通过图片、 实物的比较,提取轮子发展的信息,了解轮子的结构和发展史。准备资源:轴承、手指陀螺的视频。轮子发展史的绘本。车的发展史视频等。第三板块第四板块自主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