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10 明亮与黑暗2-2 (表格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秋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10 明亮与黑暗2-2 (表格教案)

资源简介

“学导课堂”教学框架 备课人:
课 题:明亮与黑暗2 课 时: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A类:黑暗是由于光的原因产生的,光线照射到的地方就是明亮的,而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黑知道明亮与暗的。
B类:知道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亮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暗一些。 2.明白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要学会保护眼睛。
C类: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明白手电筒离得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过来,手电筒离得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教学重难点 黑暗是由于光的原因产生的,光线照射到的地方就是明亮的,而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黑知道明亮与暗的。
预学设计
教师个性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板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明亮与黑暗这节课。 板书课题: 明亮与黑暗
第二板块1、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需要非常明亮的光线,而有的时候就需要暗一点的光线,那么大家知道人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亮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暗一些。 2、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全班同学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亮一些,什么时候需要暗一些。对于有些问题学生提出来的一些情况,可以做适当的解释。 预设: 看书写字的时候,要亮一些; 看电影的时候要暗一些; 睡觉的时候要暗一些; 开会的时候要亮一些……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我们看书写字的时候需要怎样的光线?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光线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无论是过亮的光线,还是过暗的光线,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第三板块1、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我们怎样才能保护眼睛呢? 出示课本第33页的五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保护眼睛必须做到什么。学生仔细观察这几幅插图,弄清楚在这几种情况下怎样做才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并且弄明白其中的原因。 2、情境讨论:同学们,如果在室外,你会选择在哪里看书?为什么? 教师出示三个情境:一、阳光下;二、树荫下;三、昏暗处。 3、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先说一说自己会选择在哪里看书,再说一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要想保护眼睛,最好选择在树荫下看书。因为在阳光下看书,光线太强;而在昏暗处看书,光线太暗。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都会伤害眼睛,所以我们要想保护眼睛,保护视力,就要避开阳光下或者昏暗处看书。1、教师演示:用手电筒照射一张深颜色的卡纸,学生会发现卡纸上面会出现一个光斑。 2、教师引导:同学们,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会有变化吗?它的变化与手电筒放置的位置有关系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与手电筒放置的远近的关系。 3、出示材料:一个手电筒、一张深颜色的卡纸。 4、引导学生看一看课本第34页的操作方法,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5、教师强调:尽量固定卡纸,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然后仔细观察卡纸光斑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操作时,记好实验记录。 6、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操作情况,并相机做适当的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7、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和实验结果。 8、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与手电筒放置的远近有直接的关系。手电筒放置的位置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过来手电筒放置的位置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9、引导学生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学生做出自己的心猜测,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第四板块--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明亮与黑暗》,你有哪些收获。
自主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