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1 (表格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1 (表格教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课时 1—1 总课时 总第:18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化。 2.知道将不同的固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3.了解日常生活中需要混合或分离固体的例子。 4.能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混合前后固体的质量和体积。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的活动,认识到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的空间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并使用不同方法分离不同固体混合物的活动,认识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固体混合物分离开。
教学准备 工具:天平、量筒(干燥)、称量杯、混合桶、塑料勺、纸漏斗、筛网 材料:黄豆50克、绿豆50克、玉米粉50克 其它:课件、视频资料
预习要求 记录单、材料用塑料杯装好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固体,知道了固体都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固体的形状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那么,怎样知道固体的体积和质量呢?通过观察能够确定吗? 学生发言 2.师:怎么知道固体的质量?(板书:质量) 生:可以用仪器测量。(引导学生说完整,用什么仪器)用天平称质量。 师:想不想亲自尝试一下?(想)你们会用吗? 切换到演示台 师:这有一台托盘天平,怎么称出这个杯子里黄豆的质量? 生:把固体放到天平上就行。 师演示把杯子和黄豆一起放到天平上 生:不行,这样会把杯子的质量也称进去的。 生:把黄豆直接倒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师:称量之前先放一张纸在托盘上。在左盘放一张,右盘也放一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纸有质量,两边都放就不会影响测量了。 师:说得很好。我们把这张纸杯子叫做称量纸,称量固体质量的时候就会用到它。接下来通过视频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的方法。 师播放视频“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 师生交流:我们来整理一下操作步骤(ppt出示示意图,学生说操作:①调平②放称量纸③左盘放物体④右盘放砝码) 学生练习:称量一号座位抽屉里固体的质量(事先称好的黄豆50克),汇报称量结果(学生操作的间隙,板书:黄豆、绿豆、玉米粉,学生汇报后,板书:50克) 3.师:怎么知道固体的体积? 生:可以用量筒测量。 师:上节课我们用量筒测量了液体的体积。固体好像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怎么做呢? 生:将黄豆倒入量筒。 师:(师演示操作)跟液体有什么不同? 生:固体的表面不平,没办法读数。 师:(摇晃量筒中的固体)我们可以通过摇晃使黄豆变平整,这样就可以读数了。这里测出来的是固体占据空间的大小。(板书:占据空间) 学生练习:测出黄豆的占据空间,汇报测量结果 (学生汇报数据后,板书相应数据) 研究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体积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1.师:除了黄豆,老师还准备了另外两种不一样的固体(依次出示玻璃杯装的50克玉米粉、绿豆)。这些固体的质量我都提前称过了,都是50克(PPT出示三种固体的图片及其质量)。仔细观察这三种固体,对于固体的质量和体积,你有没有产生什么问题? 展示桌上并排放置三种同样质量的固体 学生观察三种固体,思考后发言 2.根据学生的发言做相应的回应和引导 (1)生:这三种固体的质量是一样的,可是它们的体积看起来却不一样。 师:你所说的体积是指什么? 生:是这些固体占据的杯子里的空间。 师:你怎么知道它们占据的空间不一样? 生:因为装它们的杯子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在杯子里的高度看起来不同,说明它们体积不同。 师:怎么能够确切知道体积分别是多少? 生:可以用量筒测量一下。 (2)生:如果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它们的总质量是不是150克呢? 师:你认为它们混合以后的质量就是它们混合之前质量的和。对吗?那你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怎么研究? 生:可以把它们混合起来,称一下质量是不是150克。 师:(问其他学生)你们认为混合以后的质量是150克吗? 生:(说想法) (3)生:混合以后占据的空间还会发生变化吗?(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于混合后占据空间变化的问题,则由老师提出) 师:怎么研究? 生:把混合后的固体倒进量筒里测量。 (二)设计方案 1.师: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呢?你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汇报交流 2.明确需要测量的数据 PPT出示相关示意图 师:你们一共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生:测量混合前它们各自的质量和占据空间,还要测量混合后它们的质量和占据空间。 师:老师提供给你们的三种固体都是50克。你们打算先测什么? 生:先分别测出三种固体的占据空间。 师:然后呢? 生:将三种固体混合,测量混合以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 3..明确操作细节 师: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发言(安全、不能撒落固体、操作规范……) 介绍纸漏斗,提醒学生在将固体转移到量筒的过程中使用,演示使用方法。PPT出示操作注意事项 (三)测量并得出结论 1.学生小组活动,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2.汇报数据,分析结论 一组在投影下汇报每次测量的数据,然后总结结论: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小 其他小组只要求汇报结论:混合前后质量变了吗?占据空间变了吗? 3.讨论:为什么混合以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小了? 生:因为混合前是这么多的固体,混合后还是这么多,它们的数量没有少,没有多,所以质量也不会变化。 对于混合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小组的数据,放在投影下,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混合后质量变小,可能是因为有豆子丢失,在混合的时候面粉没有完全倒入大杯子里;混合后质量变大可能是操作过程中带入了其他东西) 学生汇报:黄豆比较大颗,堆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空隙,绿豆颗粒比较小,混到一起的时候钻到黄豆之间的空隙里去了,然后面粉的颗粒更小,它又钻到所有豆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以后,整体占据的空间就变小了。 三、应用和拓展 1.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化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其他固体的混合现象呢?学生发言 相机出示图片:粽子、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材料 2.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固体的混合。老师下节课还要用这些材料给下一个班上这节课,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的忙,把这些混在一起的黄豆、绿豆和面粉分开呀。请你们想一想,下次课我们再来讨论固体的分离。 【板书设计】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黄豆绿豆面粉混合后质量(克)********不变占据空间(毫升)********变化
教 后 记 (第 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