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课堂导入电影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境外网络诈骗全产业链骇人内幕将在大银幕上首度被揭秘。程序员潘生(张艺兴饰)、模特安娜(金晨饰)被海外高薪招聘吸引,出国淘金,却意外落入境外诈骗工厂的陷阱。这部电影也真实揭露了缅甸北部电信骗局的真面目。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莫伊河沿岸,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暗流涌动。全球数以万计工人被贩运到这个臭名昭著的黑洞中,其中不少人如影片《孤注一掷》的主人公那样,受高薪工作诱惑而落入圈套。怎么办?《孤注一掷》思考:电信诈骗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4.1 夯实法治基础hāng加固,打牢基础—--1.什么是法治?课堂笔记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P45正义的伸张有序的交通稳定的秩序便捷的服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法治法制制度(静态,侧重于立法)治理(动态,侧重于执法和司法)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存在于民主制国家基础保障注意区分人治 法治表现基础特点“人治”与“法治”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基础上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国王即法律”“朕即法律”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统治者)高于法法高于人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从长远看,哪一治国方式对国家发展有利?课堂拓展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习近平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形式;P47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对个人对国家2.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重点)课堂笔记如何实现法治?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反诈提供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惩治电信诈骗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或根治电信网络诈骗,归根到底还应有法可依,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充分的法律制度供给。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2.法治的要求(如何实现法治?)课堂笔记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P4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宗旨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01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 【死刑】02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 【无罪】03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 【割除双耳】04理发匠剃去奴隶的发式标记 【死刑】05贵族打死贵族 【赔款】有法≠良法什么是良法?(判断标准)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课堂探究为什么制定了良法,电信诈骗还会发生呢?一个国家制定了良法就是“法治”的国家吗?“孤注一掷”后,警方“组合拳”出击!中泰缅老四国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加大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力度,深入开展“云剑”“拔钉”“断流”等专项行动,继续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向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发起凌厉攻势,坚决遏制此类犯罪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2023年8月23日、24日两天,中国同泰国、缅甸、老挝警方启动合作,先后有11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从缅甸被押解回国,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严打电诈体现依法治国首违不罚!上海游客晒罚单“夸”扬州交警2023年3月,游客任先生自驾来扬州,因路况不熟将车停在禁停区,交警依法开出罚单。两天后,任先生发现罚单标注“首违警告,零分零元”,感动之余,承认自己违停并点赞交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思考:交警的行为表明( )A.公正司法原则不可违B.外地游客违章免处罚C.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D.轻微违法无须负责任C“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译:天下的事情,困难之处不在于制定法令,而在于让法令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张居正(明)2.法治的要求?(如何实现法治)课堂笔记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P46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45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良法善治2.法治的要求?(如何实现法治)课堂小结前 提保 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法治中国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49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P48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地位课堂笔记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我们生活中,电信网络诈骗“五花八门”:一个电话让你提供“安全账户”、一条短信通知你“中了大奖”、一个网络链接称可以“网购退款”……骗子们的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给受害人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发生。课堂探究小组讨论:“天下无诈”是人民群众期待的美好愿景,请你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让天下无诈,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钢铁长城”?(可以从国家、社会、公民等方面考虑,时间:2-5分钟)4.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课堂笔记(1)十六字方针(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P49主体 目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大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民◆使每一项立法得到人民拥护;◆使每一部法律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例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个公民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十六字方针实施的主体分别是谁?每一个不同的主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4.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课堂笔记①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撰民法典的重大决策②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完成民法典编撰的第一步③2018年8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拆分审议,完善后合并草案④2019年12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十次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提取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到地方调研,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⑤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诞生: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和立法任务;我国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党委提出→政治协商→人大审议通过→政府执行”的法定程序,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不能总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更需要在预防环节下功夫,将损失和危机降至最低。青少年作为易受害群体,我们应如何来预防电信诈骗?(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3)在实践生活中,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4)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贡献。课堂拓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能为法治国家做哪些贡献?(补充)课堂小结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制蓝图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绘制法治蓝图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作用)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课堂练习严格执法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对公民的要求是全民守法1.某校开展“法治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坚持依法治国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②依法治国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③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就是严格执法④依法治国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A改革开放③严格执法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对公民的要求是全民守法课堂练习2.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在审议过程中,水利部不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还邀请湿地生态、环境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对《黄河保护法》征求意见、开展讨论有利于( )①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②提升公民立法能力和素养③让法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④扩大公民权利,民主立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②公民没有立法权④公民的权利由宪法和法律确定,不能随意扩大课堂练习3.下列属于我国推进法治建设举措的有( )①沧州市加强环境保护,守护绿水青山②检查机关对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一体化办理③全国政法队伍开展教育整顿④某市积极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A. 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A①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与法治无关课堂练习4.某校“青藏高原生念保护法”宣传板展示了以下内容: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开展该项立法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这三则材料体现了( )A.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B.中国共产党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夯实法治基础.pptx 《孤注一掷》预告片.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