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2021级高三上期入学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3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l-35.5 K-39
Ti-48 Se-79 Fe-56 Cu-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
C.麦芽糖、蔗糖都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
D.葡萄糖可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ATP被喻为细胞的能量“货币”,用α、β、γ分别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
(A-Pα~Pβ~P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ATP与ADP时刻不停地进行相互转化
B.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C.ATP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失去β、γ位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
B.油粒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
C.若细胞以葡萄糖为底物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D.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4.川西平原有着适宜的气候和充沛的降雨,非常适合桂花树的生长,桂花以其独特的香气深受人们喜爱。下图为某科研小组测定某桂花树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桂花的叶绿体中有大量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B.若适当提高温度导致光合作用的增加值小于细胞呼吸的增加值时,则A右移
C.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A处,桂花树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为了促进桂花幼苗的快速生长,苗木培育工作者可在夜间适当补充蓝紫光源
5.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B.不用药物X处理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C.在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过程中,都是先解离后染色再漂洗
D.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X的浓度增加抑制根尖有丝分裂效果越明显
6.以下甲~丁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些细胞分裂图,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为:乙→丁→丙→甲
B.乙是卵原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甲最可能为卵细胞
C.没有突变、交叉互换发生时,如果乙的基因组成是EEeeFFff,那么丁的基因组成是EeFf
D.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1、2、4、1
7.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75%酒精均可杀灭COVID-19,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B.台积电断供华为5G手机麒麟9000芯片(HUAWEI Kirin),此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周易参同契》:“胡粉[2PbCO3·Pb(OH)2]投火中,色坏还为铅(Pb)。”其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D.土耳其彩瓷和泰国银饰,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
8.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是一种化学防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8H26O3 B.分子中有2种含氧官能团
C.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向氢氧化亚铁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2H2O
B.酸化的FeSO4溶液与少量双氧水混合:4Fe2++4H2O2+4H+=4Fe3++6H2O十O2↑
C.氢氧化镁固体在饱和NH4Cl溶液中溶解:+H2ONH3·H2O+H+、H++OH-=H2O
D.惰性电极电解熔融MgCl2:Mg2++2Cl-Mg+Cl2↑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作供氧剂时,每生成5.6LO2,转移电子数为0.25NA
B.工业合成氨时,每反应1molN2,生成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6NA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每减少64g,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
D.明矾净水时,0.1mol/LAl3+形成的Al(OH)3胶粒的数目为0.1NA
11.下列实验方案(图中部分夹持装置略)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检验产生的SO2 证明Ksp(CuS)实 验 方 案
A.A B.B C.C D.D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化合物Z2T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是:Y>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D.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13.HCOOH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M、N表示电极,两电极区间用允许K+、H+通过的半透膜隔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电极反应式为HCOO-+2OH--2e-===HCO+H2O
B.在电池工作时,每生成1 mol HCO,将会有1 mol K+通过半透膜移向右侧
C.图中所示需要补充的A物质为KOH
D.电子的流动方向为N→用电器→M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B.摩擦力的方向与该处压力的方向可能不垂直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长一些后,劲度系数变小
15.关于原子结构、原子核的组成与性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氢原子吸收或辐射光子的频率条件是()
D.衰变中释放的电子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16.关于某质点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另一质点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质点在3s内的位移大小都为0
B.两质点在3s内速度的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C.图甲中的质点在第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的质点在第1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图甲中的质点与图乙中的质点在前1s内位移的大小之比为1:1
17.下列所示的图片、示意图或实验装置图大都来源于课本,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薄膜干涉的图像,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镀的一层膜是薄膜干涉的应用
B.乙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也被称为泊松亮斑
C.丙图是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出现的“蜃景”,上方是景物,下方是蜃景
D.丁图是干涉图像,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条纹间距不等
18.如图所示匝数为N的矩形导线框,以角速度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线框面积为S且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图示时刻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并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不计线框电阻,正确的是(  )
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B.矩形导线框从图示位置转过时,其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
C.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原线圈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
D.若只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c端滑动,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19.如图甲所示,匀强磁场垂直穿过矩形金属线框,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线框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B.时刻线框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C.时刻线框的磁通量最大
D.时刻线框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左
20.某兴趣小组在平直公路上研究车辆的运动规律,根据做直线运动的车辆的运动情况描绘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判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动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B.机动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C.机动车的加速度为大小为
D.机动车在前3秒内的位移是24m
21.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逐渐减小
B.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框架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D.拉力F的最小值为mgsin θ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7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如下步骤: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1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 ;
(2)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出单摆做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秒表读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 s;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先将单摆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摆长l,后把单摆悬挂起来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摆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成为圆锥摆运动
D.测周期时,当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并数“1”,数到摆球第4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按下秒表,读出时间t,得周期
23.(每空2分,共8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秒表。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有 。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如图所示为实验所打出的一段纸带,在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顺次选取A、B、C、D四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某同学只测量了OA、BD间的距离,则BC间的距离为 cm;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2分)今年全国各地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某一涉黑罪犯驾驶小轿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从公路边值勤的特警身边驶过时,特警准备启动警车追赶(警车在特警旁边)。若特警的反应时间,警车发动时间,启动后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1)求特警启动警车后追上罪犯的时间;
(2)求警车在追赶罪犯小轿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25.(20分)如图所示,MN和PQ是固定在水平面内的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右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虚线ab和ef与导轨垂直,距离为d,两条虚线间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虚线ab左侧导轨光滑,右侧导轨粗糙。将一个质量为m、长度为L、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垂直放在光滑轨道上,给金属棒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经过一段距离x后撤去F,此时金属棒还没到达虚线ab处,金属棒最后恰好停在虚线ef处。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与粗糙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
(1)金属棒的最大速度v;
(2)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Q0;
(3)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26.(15分)TiCl4是制备金属钛的重要中间体。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在实验室制备(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易挥发,高温时能与反应,不与反应,其他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熔点/℃ 沸点/℃ 密度/() 水溶性
-24 136.4 1.7 易水解生成白色沉淀,能溶于有机溶剂
-23 76.8 1.6 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E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试剂名称)。
(2)装置B中长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通入前,先打开开关k,从侧管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气体的目的是 。
(5)装置C中除生成外,还生成一种气态不成盐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所得的纯度:取产品加入烧瓶,向安全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待充分反应后,将烧瓶和漏斗中的液体一并转入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已知:常温下,、,呈砖红色,。
安全漏斗中的水在本实验中的作用除与反应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n和V的代数式表示)。
27.(14分)镍废料中主要含有Ni,还含有少量的Cu、Fe等。现从中制取Ni2O3,其可用于制造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高能电源,也可用于制造镉镍碱性电池。以镍废料为原料制备Ni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0.010 mol·L-1的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所示:
Fe3+ Cu2+ Ni2+
开始沉淀pH 3.0 5.0 7.4
完全沉淀pH 4.0 6.5 9.0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参与反应的H2SO4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为3∶2,此时镍单质被氧化为NiS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碳酸钙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NH4F“除Ca”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B”是________________。
(5)向NiO中加入盐酸,待NiO完全溶解后,需要加入NaOH溶液和NaClO溶液,加入NaOH溶液和NaClO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题中表格数据,计算当0.010 mol·L-1 NiSO4溶液中Ni2+完全沉淀时,c(N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
28.(14分)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甲烷一氯气”法得到一氯甲烷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即CH4(g)+Cl2(g)CH3Cl(g)+HCl(g)ΔH.该反应涉及两个基元步骤①②,其相对能量—反应进程图如下所示:
(1)已知H3C-H键能为4.56eV,H-Cl键能为4.46eV,1eV相当于96.5kJ·mol-1。则步骤①的焓变ΔH1=___________kJ/mol;一氯取代反应总焓变ΔH=____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2)不考虑其他副反应,下列可增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恒容充入甲烷       b.设法使CH3Cl液化
c.适当降低温度       d.用更强的光照射反应混合物。
(3)450℃时,tmin内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amol甲烷得到各种产物如下:
产物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CH3CH3
反应选择性= 87% 7% 4% 1% 1%
则生成乙烷的平均速率v(CH3CH3)=___________mol·min-1。
(4)温度为T1时,步骤①的v正=1.7×108c(Cl·)·c(CH4),v逆=6.8×1010c(CH3·)·c(HCl),T1时步骤①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T2时,步骤①达平衡时存在物质的量关系:n(Cl·)=450n(·CH3),分压关系:2p(HCl)=3p(CH4),由此判断温度T1___________T2(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9.(每空2分,共10分)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实验。1~4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且控制溶液pH=7(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7左右)。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须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
①5号试管内应加__________________。
②5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37 ℃。
③设置的5号试管与__________号试管对照,从而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
(3)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图1表示真核生物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物质,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图2为氧气浓度对某植物的气体交换影响的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乙是CO2和______(1分),D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1分),可以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用图1中字母回答)。
(2)为判定某植物幼根无氧呼吸类型,可以用______试剂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有机物。
(3)根据图2分析,当O2浓度为5%时呼吸作用类型为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1.(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下图是大豆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PSI和PSⅡ分别是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参与光反应。图一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物质;图二为该植物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的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PSI和PSⅡ所在膜结构的名称为_________,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2)图二中,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_(2分)(填对应的字母)。在16:00时,若突然降低光照,图一中的物质B含量短时间内会___________。图二中经过24小时,大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的总量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可用_____________(2分)(至少两种)表示。如果大豆在生长期被水淹,其根部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可以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和_____________。
32.(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如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④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
(2)图1中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___,细胞⑤中有________个核DNA,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2中,CD段可表示________期,细胞④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段,细胞④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2中________段。
(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________(2分)。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两道生物题中每科人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在一汽缸中用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下列缓慢变化过程,气体一定与外界有热量交换的过程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
B.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C.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D.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E.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2)(10分)一高压舱内气体的压强为1.2个大气压,温度为17℃,密度为1.46kg/m3。
①升高气体温度并释放出舱内部分气体以保持压强不变,求气体温度升至27℃时舱内气体的密度;
②保持温度27℃不变,再释放出舱内部分气体使舱内压强降至1.0个大气压,求舱内气体的密度。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Q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C.时刻,质点Q处于波峰位置
D.时刻,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
E.时刻,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
(2)(10分)如图,ABEC为柱状玻璃砖的横截面,BEC是以O为圆心的一段圆弧,E为圆弧的中点,圆弧BEC刚好与AB边和AC边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A=60°。一束单色光照射在AB边的中点D,入射角为60°,进入玻璃砖后,折射光线从圆弧上射出后刚好过圆弧的圆心O,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在圆弧上的反射,求:
①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
②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35.【化学—选修】(15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是一种常用的补铁剂。
①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
②乳酸分子()中 σ 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_。
③乳酸亚铁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④C与O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 O的第二电离能远大于第一电离能的原因是____。
(2)无水FeCl2可与NH3形成[Fe(NH3)6]Cl2。
①[Fe(NH3)6]Cl2中Fe2+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NH3的空间构型是 ,其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
(3)由铁、钾、硒形成的一种超导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
①该超导材料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该晶胞参数a=0.4 nm、c=1.4 nm,该晶体密度ρ=_______g·cm-3。(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写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36.【化学—选修】(15分)化合物H是合成一种能治疗头风、痈肿和皮肤麻痹等疾病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下列信息:①+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别E和F可选用的试剂为 (填标号)。
A.FeCl3溶液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NaHCO3溶液
(4)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有机物W是C的同系物,且满足下列条件:
i.比C少3个碳原子 ii.含甲基 iii.能发生银镜反应
符合上述条件的W有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1:2:2:2:3的W的结构简式为_____。
37.【生物—选修】(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遂宁本地不乏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美食,如××牌豆腐乳、××牌泡菜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牌豆腐乳前期发酵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
(2)制作××牌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在发酵初期,很多杂菌会大量繁殖,其中导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3)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①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_________。醋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_______。酒精发酵阶段,参与反应的酵母菌菌种来自_________。
②该反应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填场所)中进行,若产物中有CO2,可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呈现_________色(1分)。
3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