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4.3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年级 八年级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序号教具 多媒体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课题 4.3 诚实守信 课型 新授课课标 要求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第四学段(7-9年级)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 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 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感。 责任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法治观念:拒绝谎言、重视诚信,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内容 分析 诚实守信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中的第四课。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是与人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德。 从社会发展的层面看,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教育初中生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以诚实守信为荣,对社会的诚信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重点 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难点 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礼仪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八年级学生对礼仪的相关知识了解,初中学生应该形成成熟的社会意识和完善的行为习惯,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中。八年级学生对礼仪的相关知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践行方面较为薄弱。学习 目标 1. 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能以诚实守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掌握运用诚信的智慧。 3.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今年3·15晚会的曝光视频 问题:为什么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关乎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感受,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体会,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二、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认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诚信的含义 2.诚信的重要性(作用) 3.怎样践行诚信探究(一)了解礼 三、新知讲解: 第一目 诚信无价 【探究一】诚信的含义 课件展示材料:罗永浩的诚信故事 问题:面对6亿的巨额债务,罗永浩的“真还传”体现了什么品质? 教师总结:诚信 过渡:刚刚看到罗永浩诚信还债的故事,那到底什么是诚实守信呢? 提示:让学生结合语文的文字分析与解读的能力,对“诚信”二字从偏旁到部首进行详细的分解,从而从汉字文化中归纳诚信的含义。 课件展示------教师小结: 诚=言+成 说的话做到就是诚 信=人+言 人所说的话为信,表示开口许诺 教师总结: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课件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诚信教育,建设诚信中国。” 看图思考,根据图片,你能看出“诚信”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个层面内容? 教师总结: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这些名言警句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②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过渡:那么讲不讲诚信只是道德问题吗?不讲诚信会违法吗? 课件展示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教师讲解:我们看到,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诚信也被写进了《民法典》中。 ③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总结:总之诚信意识不仅深入在我们的道德规范,价值准则当中,而且深入人心,已经上升到我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当中。 知识梳理1.诚信的含义 基本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道德层面: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②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法律层面:③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过渡: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诚信呢? 反思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中有没有不诚信行为,如果有这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学生:如:考试作弊,照抄作业……缺斤短两、假烟假假,欠债不还…… 危害: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扰乱社会秩序;严重的可能使我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探究二】为什么要诚信? 课件展示: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甘肃考生作弊事件 思考:为什么对于高考作弊,要做失信处理? 教师讲解: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对个人的作用)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人无信不立,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过渡:同样,对于企业来说:商无信不誉,业无信不兴。 课件播放视频:中国企业家论坛 “新东方在对待客户和员工时,一定要坚持诚信原则,凡是说到的一定做到,凡是答应的一定负责到底,宁可最后新东方吃亏,也不能让客户和员工吃亏,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教师小结:从俞敏洪的话中可以看出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诚信是21世纪的一种无形资产,更是一个企业是否能长久经营下去的标准。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诚信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结论: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诚信原则是重中之重。 过渡:诚信对个人和企业很重要,那对国家呢? 出示材料: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问题:我国脱贫攻坚如期取得胜利,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教师小结: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增进社会互信,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知识梳理2.为什么要讲诚信? ①对个人: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②对企业: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对社会和国家: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过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如何践行诚信呢?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 (学生可以边看书边标注) 情景案例分析 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可以了解课本知识,梳理知识结构,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在分享、反思中体会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呈现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以及其中的发现和感悟,引导学生建立观察和体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探究三】践行诚信 课件展示材料:三人放学回家路上不小心剐蹭到了一辆奔驰迈巴赫汽车,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并未等到车主,于是商量一致后,由一人执笔给车主留下了这样一张字条:“叔叔(阿姨)您好,我们在骑车的时候一不小心碰到您的车了,我们非常抱歉。”字条下面,还写三个家长的电话号码,以便后续车主能够联系到三人的家长。 思考:如何评价三名初中生的行为?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践行诚信,树立诚信意识。 这些需要我们去遵守、去做、去归还…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过渡:不能做说谎的人!那诚信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讲老实话呢 追问: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说实话? 教师小结:因为诚信的核心是善,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践行诚信,我们要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过渡:你听说过“老赖”吗?你知道什么是“老赖”吗? 播放视频:“2022年失信被执行人9大限制” 教师小结: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失信被执行(老赖)需要付出的代价: ①法院利用新媒体,发布抖音视频,全面曝光失信被执行人。——道德谴责 ②最高可判7年。——法律制裁 ③子女不能上私立学校。——影响后代 ④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二等以上舱位。——影响自身 ⑤名单同步网络,网购受限。——影响自身 教师总结: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失信被执行(老赖)需要付出的代价: 知识梳理3.怎样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小结: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小组代表与大家分享交流。 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从社会关系角度认识诚实守信的做法,小组讨论交流问题总结认识,得出结论。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诚实守信,以及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诚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诚信的人。因为小成功靠智慧,大成功的人靠道德。投机取巧可以赢得一时的利益,而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以赢得一生的荣光。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归纳概括本节课的重难点,能够学以致用。课堂练习 见多媒体 学生思 考作答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板书设计 题纲式板书更加清晰明了的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业布置 A层: 选择题1—3题 B层: 选择题4—5题 课后完成 巩固基础 学以致用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