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2.1水乡城镇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将下列河流所在的大洲填在横线上(1)尼罗河: (2)亚马孙河: (3)密西西比河: (4)长江: (5)湄公河: (6)印度河: 2. 、 、 被称为“太湖三白”。在同里人眼中, 、 和 是消灾解难的象征。周庄有 ,是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民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娱乐活动。3.湖泊与河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生活、生产所需要的 ,承载着人们的 ,还丰富着人们的 与 。4.为了 、 以及 的便利,人们往往临河建屋。如今,具有这种建筑特色的民居,还完整地保留在 、 、 等水乡古镇里,吸引着四方游人。5. 是水乡城镇的特色。这里的城镇多 或 分布,众多的 是城镇联系外界和物资进出的通道。二、选择题从南宋开始,太湖流域逐渐成为”天下粮仓”,有”苏湖(苏州和湖州)熟,天下足”之称。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题。6.关于苏州、湖州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苏州在湖州的东北 B.苏州在太湖的东岸C.湖州在太湖的南岸 D.苏湖均在上海西南7.作为当时的”天下粮仓”,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8.太湖流域成为”天下粮仓”的自然原因有( )①河湖众多②土壤肥沃③终年高温④平原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除了农副业,历史上太湖流域还一直比较发达的行业是( )A.采矿业 B.手工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2021年9月26日至2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据此回答第下题。10.下列诗句或谚语,描绘乌镇水乡城镇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B.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C.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与乌镇位于同一省级行政区域的水乡古镇( )A.同里 B.周庄 C.盛泽. D.南浔12.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可能看到的当地文特色有( )①临河建屋、古桥众多②餐桌.上摆放着太湖银鱼、白鱼、白虾③地势低平、河网密布④快船是当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读40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各题。13.A处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14.下列对B地所在国的生产生活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A.“羊比人多” B.绿洲农业发达C.人们逐水草而居 D.有独特的鱼文化15.“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这段歌词最有可能出自是( )A.《太湖美》 B.《黄河颂》 C.《天路》 D.《云南美》16.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红遍了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无限向往。江南水乡美( )①小桥流水,青苔古巷②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③四合院落,布局严谨④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乌镇地处杭嘉湖平原,河湖密布,居民傍水而居,城乡因水而兴。这里的河流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福祉有 ( )①灌溉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②水产养殖,利于渔业发展③水上航运,便于交通运输 ④水能丰富,便于水力发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冬小麦。该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19.号称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的平原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 D.黄淮海平原20.下列地形区地势最低的是( )A.成都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21.从地形区而言,南京位于(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宁夏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2.武汉的特产鸭脖和米粉(大米为原料)享誉海内外,由此推断下列描述当地环境的词语,恰当的是( )A.雪山连绵 B.林海雪原 C.鱼米之乡 D.草原广布三、问答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乌镇虽历经2 000多年的沧桑,但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桥,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揭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水乡乌镇居民的食、住、行及休闲娱乐与水的关系体现在哪里?24.阅读下列材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小敏和小卓家在生产、生活上的差异。(只填序号)材料一:小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家里承包了50亩水稻田。材料二:小卓家在内蒙古大草原,是一户普通的牧民人家。备选答案如下:A.米饭 B.牛羊肉和奶制品 C.面食 D.“人”字形屋顶的楼房 E.蒙古包 F.水稻 G.小麦 H.放牧牛羊 I.钓鱼、游泳 J.赛马、摔跤K.溜冰L.骑自行车上学M.骑马上学N.定居生活O.游牧生活对比项目 饮食习惯 农作物 居住方式 居民特色 交通方式小敏家小卓家四、识图题25.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读下图,回答问题。(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A (填海域名称)。从长江的流向可以推断,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2)长江沿岸湖泊众多,其中鄱阳湖位于 省。(3)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游、中游、下游)河段,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此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4)太湖流域是我国农业的高产地区,请概述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26.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A表示的城市是 .(2)垓城市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 平原,平原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位于亚热带湿润区,耕地类型为 (填“水田” 或“旱地”),农作物一年可以二至三熟,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②交通便利。有 和 条铁路线经过;濒临东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长江入海口宽阔,便于江海联运;长江因通航里程长、 运量大,有“ ”的美誉。(3)以该城市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 性工业基地。(4)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城市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B.该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港口,航运业发达C.该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势低平D.该城市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热同期五、材料分析题27.读长三角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湖泊)B (城市)C (城市)D (城市)E (海洋)F (河流)(2)据图概括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3)据图分析促进上海经济繁荣的区位优势(4)2022年上半年,上海遭遇严重疫情,长三角地区通力协作、共同守”沪”。从上海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作用角度说说共同守”沪”的原因。答案部分1.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亚洲;亚洲2.太湖银鱼;白鱼;白虾;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快船3.水源;出行;饮食;文化4.洗涤;取水;出行;乌镇;同里;周庄5.水;沿河;环湖;河道6.D7.A8.B9.B10.A11.D12.A13.B14.D15.A16.B17.A18.B19.A20.B21.D22.C23.食:很多以河鲜为原料的特色菜;住:倚水而居;行:以船代步;休闲娱乐:水上游船观景。24.对比项目 饮食习惯 农作物 居住方式 居民特色 交通方式小敏家 A F N D L小卓家 B G O E M25.(1)唐古拉山(或各拉丹冬峰);西高东低(2)江西(3)上游(4)太湖流域 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水源充足。26.(1)上海(2)长江中下游;水田;京沪(或沪宁)线;沪杭线;黄金水道(3)综合(4)A27.(1)太湖;上海;南京;杭州;东海;长江(2)沿河流、沿铁路线分布(3)上海市地处东海之滨,以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依托:居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枢,扼长江入海口:沿江临海,铁路、水路交通发达。(4)因为上海经济具有跨领域、跨区域的辐射效应,能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