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一课 坚持改革开放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三次伟大革命及其成就三次伟大革命 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 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 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发展的?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了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2.中国腾飞的表现(成就)?①经济建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百姓生活: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③世界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1.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3.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4. 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一课 一句话关键词知识1.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强国富民。2.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4.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6.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7.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10.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1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13.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第二课 创新改变生活1. 怎样正确认识创新?①生活处处有创新。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2.创新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对个人)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对社会)3.★ 为什么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引擎?(创新的重要性)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永无止境1.★为什么要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3. 教育的重要性?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为什么要激发创新活力?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③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④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⑤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5.如何激发创新活力?国家:①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企业: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个人: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6.★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补充)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④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⑤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⑥积极参加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一句话关键词知识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5.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6.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7.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