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7张PPT)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一般到个别整体与部分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课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之哲学部分框架体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回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第四课)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课)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课)主要讲物质、意识、规律的主要内容社会历史观回答人类社会起源、本质与发展(第五课)价值观回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第六课)知识体系第二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议题自然界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你还记得关于世界本原的探讨吗?关于世界的本原,各种哲学流派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两种情况:唯物主义认为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是意识在客观唯心主义那里,世界是神创造的。在主观唯心主义那里,世界是人的感觉、思维、经验,是通过感官给大脑的认知。从小就接受无神论教育的你们想必已经有结论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充分论证这一结论。而论证之前,你需要先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思考:世界上的事物有什么共性?你能据此归纳出哲学上物质的含义吗?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可知性,可以被人们发现、探究,可以被人们认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客观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性)无论看得见、看不见,都是客观物质现象,不是精神、意识客观实在性没有去过天和核心舱,没有亲眼见过中国空间站里的样子,这些事物会不会因为我们没有亲眼见过、或者你不感兴趣,它就不存在?航空三人组此次航空之旅的目的是什么?这些事物属于客观物质范畴还是精神、意识范畴?物质可知性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一、物质的概念物质可以脱离意识单独存在二个区别:1.区别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2.区别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强调物质的可知性,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一、哲学中的物质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物质可以脱离意识单独存在。何为“物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坚持唯物主义方向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认为物质具有可知性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一、什么是物质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特性,而凡是能说出名称的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或者说只是属于物质范畴)。大家要弄清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1.概念2.唯一特性3.地位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一、什么是物质区分一教师学生大熊猫川金丝猴树木大肠杆菌日月星辰无论你喜欢与否,他们都在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能认识到他们属于人类我们能认识到它们属于动物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能认识到它们属于生物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能认识到它们属于可见的物质形态超声波磁场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能认识到它们属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个性)物质(共性)1.物质概念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概念物质具体形态具体表现抽象概括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非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物质的具体形态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物质≠万事万物的总和认识“物质”“物质”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错误,物质不一定看得见摸得着,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但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定是物质。人们可以创造新物质。错误,人们可以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创造或消灭“物质”。比较 哲学上的物质 物质具体形态区别联系除了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抽象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永恒的。具体的、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是暂时的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分一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习题巩固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病毒、细菌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④生物磁场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⑥辩证唯物主义⑦日月星辰⑧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存在性③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④物质概念就是各种事物的总和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②不选;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各种事物的总和,④错误。C下列说法正确?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解析]两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甲的观点是相对于物质概念而言的;乙的观点是就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混淆二者,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概括了整个世界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只涉及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涉及一部分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特征。具有永恒性、绝对性。具有暂时性、相对性。一、什么是物质我的是哲学上的“物质”的概念咱俩对“物质”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太一样啊!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别二1.物质就是桌椅、苹果、阳光‥‥‥2.有形的实体就是物质。3.物质是基本粒子。4.物质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总和。5.他人的思维不依赖于我的意识,所以也是物质的。6.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8.物质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性的反映。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观点是否正确?XXXXX 小试牛刀X动物共性的一般的抽象的他们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他们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易错点提示】客观实在:仅只物质现象客观存在人的思维:指精神、意识现象。人类社会自然界客观实在≠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意识现象。注意:①不能说意识是客观实在的。②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 (运动)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一、什么是物质区分三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精髓,对于我来说是客观存在,但它不是物质范畴的同学们对于我来说是客观实在,也是物质范畴的!客观实在(物质)客观存在意识部分客观实在:物质现象客观存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一定是“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1)“客观实在” 相对于意识而言,仅包括物质现象,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2)“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包括精神、意识现象物质现象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物质)注意: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一定是“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2、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区 别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一、什么是物质 知识总结1.概念2.唯一特性3.地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4.区分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大家要成体系地梳理笔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例题演示: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相加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D1、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A、日月星晨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C、学习计划D、电、磁场E、动植物ADE2、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 )A、物质的具体形态B、原子、电子等物质形态C、物质现象的总和D、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D注意: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理解了物质概念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从多方面来论证世界的物质性吧!PART ONE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总议题:为什么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的世界的组成部分。1、自然界的物质性一、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上帝在哪里呢?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霍金(1)人类产生前,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二、为何世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的物质性地球、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形成和发展。没有人类就不会有桥梁、天文望远镜、火箭、人造卫星、克隆动物,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人类产生后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请谈谈你的观点。2019年8月17日捷龙一号首飞一箭三星成功港珠澳大桥通车二、为何世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的物质性2019年8月21日,中国自主克隆猫“大蒜”满月南仁东主持建造“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利用自然物铁矿石水沙子……根据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物钢索混凝土……产品一旦形成便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持建造“中国天眼”的天文学家南仁东于2017年9月不幸因病去世,但是“中国天眼”并不会随之消失,而是继续发挥着它的效用。二、为何世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的物质性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说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让我们看看周围的世界: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鸟鱼虫,也有许多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事物有什么共性呢?北京长安街①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他们,他们都客观地存在着;②它们的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1)人类产生前,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观 (哲学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方法论(哲学启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反驳各种神创论;自然灾害频发的反思;破坏生态,动植物灭绝;新星球,反物质,暗物质,黑洞等新发现二、为何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哲理总结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者上帝。PART TWO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他提出人是由低等动物逐渐演变,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达尔文思考:我们人类社会是怎么产生的?人类进化史古猿→猿人→新人→现代人人 类 进 化 史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1)从产生看:人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劳动主体劳动工具对象人,是客观的、物质的是客观的、物质的客观存在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基本要素(2)从构成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具有物质性决定反映(反作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它受原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决定,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所决定,人们不能随意决定和改变,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人们如果一定要凭主观愿望去选择生产关系,只能以失败告终。而生产力是客观物质力量,因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有其客观物质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因素。支配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结论方法论总结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小结: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哲学原理】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方法论要求】尊重社会的客观性、物质性。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方法论了解)笔记P19回溯历史,中西方文明中都有不少关于极端天气气候的记载。2021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是频繁发生,创纪录的暴雨、寒潮和异常炎热天气相继登场。这说明( )①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③自然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④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训练答案:B①③: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导致灾害频繁,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①③正确;②:题干旨在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未涉及人类社会的产生,②排除;④:选项中“从根本上”的表述错误,④错误。PART THREE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简单反应特性)水滴石穿无机物第一阶段:低等生物植物向阳(刺激感应)第二阶段:动物动物的反射(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思维着的精神(人类意识)人第四阶段:水滴石穿向阳而生狗吠非主三思而行①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2)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思考动物的心理能称之为意识吗?为什么?什么因素促成了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转变?促进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②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需要制造和使用工具需要交流接触的事物增多总结: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充分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思考探究(2)意识的生理基础马戏团常常有小狗算术表演但换一种形式或场景,小狗又不会了思考:小狗会算术是怎么回事呢?动物脑能不能产生意识?(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大脑≠动物脑≠电脑人脑≠人工智能讨 论: 纯粹的动物心理会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海豚是非常聪明的动物 ,经过学习训练的海豚,甚至能模仿某些人的话音。美国的三位科学家,让两头海豚学会了25个单词。海豚的心理活动能否算作意识?人类的意识必须借助语言,表达抽象的思维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这些都离不开发达的大脑。 人脑是产生的生理基础、物质器官。无论再高级动物的心理活动也只是动物的本能或者是萌芽状态的意识。动物的心理不是意识。 ( 人工智能也不例外)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特有的。思 考: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1920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来之后,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1)狼孩有没有人脑?狼孩有没有意识?(2)从哲学上看,为什么狼孩没有意识?答:(1)狼孩有人脑。狼孩没有意识。(2)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发展的产物。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实践,所以没有产生意识。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人脑只是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反射无条件反射: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条件反射(后天培养)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的刺激如: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刺激(人和动物共有)(人所特有)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吃梅时分泌唾液)②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生理基础看)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动画片意识狼与羊客观存在狼与羊人脑动画片客观存在人脑意识原材料加工厂产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狼与羊人脑动画片客观存在人脑意识内容形式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客观存在原材料意识加工、改造客观事物通过实践进 入人的感官信息传入人脑意识加工形成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厂房和机器人类虚构事物过程结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与实践进入人脑,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哲学家费尔巴哈曾对各国的神进行认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所以,人们不会凭空想象出一个形象,思维一定是对已有的物质形态的反映。思考:3.人的思维的客观物质性西方的神中国的神印第安人的鬼神神的观念的存在是否意味着神的存在?(3)从意识的本质(内容)上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客观存在人的感官人脑意识信息传输加工形成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实践作用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形式主观)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客观)鬼神观念的形成动动手,画一画你想象中的所谓鬼神 课堂探究:(1)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2)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鬼神观念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考: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错误的意识是否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电脑终会取代人脑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意识有客观存在一定有意识鬼神观念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判断正误:×××××人脑实践歪曲虚幻所有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论是正确的、错误的;无论是人的感觉、思维、对未来、对现状的认识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起源生理基础本质: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总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内容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起源生理基础内容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本质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小结:证明: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物质决定意识人脑本身就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证明: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物质决定意识厘清几点认知(1)分清起源、根源、来源和决定因素。①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的根源/来源:客观存在/社会实践;③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知识梳理(3)意识的本质(内容)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1.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是像照镜子一样)3.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映。4. 就意识的性质看,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5. 宗教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6.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人脑,而是来自客观存在。1. 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的内容:客观存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与实践进入人脑,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总结三: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世界统一于物质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原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知识小结: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方法论:①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②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注意!不能说“使客观与主观相符合”,因为世界不会围着你转!原理: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人的意识也具有物质性。④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①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②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知识小结: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一、自然界的物质性知识小结: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其构成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方法论:①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②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世 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所以世界具有物质性!人类产生前人类产生后产生劳动本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思维产生内容载体注意: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总结: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概念含义唯一特性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产生角度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角度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意识的起源本课重要原理一: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本课重要原理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