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标要求】
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问题导学】
1.了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2.理解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3.深刻理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4.明白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5.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意义。
【互动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1)查阅文献,搜集素材,通过绘图、表演等方式再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的场景,比较这些场景,交流各自的感受。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石器时代,距今约8 000~15 000年前,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这一时期细石器被大量使用。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10 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
鄂温克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17世纪末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他们围猎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无论谁打中猎物,都是每户一份,即使打中一只山鸡,也是有几户分几份。
(1)材料一体现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在奴隶制度下,奴隶被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在庄园、矿山里,奴隶主挥舞着手中的皮鞭,强迫奴隶用十分简陋的工具从事极度繁重的劳动。为了防止奴隶逃跑,奴隶主还给奴隶戴上沉重的脚镣。然而,正是这些奴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以他们的艰苦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结合材料二,阐述你的观点。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代替,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头上两把刀,租税重,利钱高”“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税负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1)材料一体现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哪些特点?农民受苦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 近期,美国又出现了大批生产企业关闭破产、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等现象,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对此,马克思曾经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2)这里的“魔鬼”是指什么?请谈谈资本主义“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的原因。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机随之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了。这场危机持续时间较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家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此次危机的破坏力特别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负增长0.3%。英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三季度下降1.5%,这是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最大的季度跌幅。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环境急剧恶化,多家银行倒闭,股市遭受重创。
根据上述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 )
2.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
3.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
4.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度。( )
5.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
6.原始社会不存在人压迫人的现象,因此是人类社会理想的黄金时代。( )
7.奴隶社会,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可以占有少部分劳动产品。( )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9.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制生产关系最显著的特征。( )
10.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基础。( )
11.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
12.判断社会进步发展与否的标准是看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
13.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
【当堂达标】
1.2023年2月22日,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等6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该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尚义县石井乡四台蒙古营村南,是近年冀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面积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下列活动中不符合该遗址形成时期的特征的是( )
①参与氏族议事会,全体成员共同决定氏族大事
②与其他部落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③打制石器转为磨制石器,天然取火转为人工取火
④因生产力极其低下,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从《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段话,我们可知( )
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③工业进步动摇了雇佣劳动制度,从而动摇了资本生存的条件
④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发展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原始社会以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道德目的,以全体成员的平等、协同劳动、互相帮助等为道德的基本内容。每个部落、氏族成员,在生产活动、对外交往或争执中都把本部落、氏族的整体利益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无条件地服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
B.人们生来是平等的
C.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社会
D.原始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由氏族内部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平等观念决定的的氏族
4.揭示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向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过程,是原始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下列有关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使用石器等简陋的生产工具
②全体氏族成员共同讨论决定集体事务
③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生产中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自2023年3月份以来,由美国硅谷银行倒闭所引发的银行危机在不断发酵。2023年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关闭,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据《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在金融发达的美国,银行掀起倒闭风潮( )
①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绝对过剩
③不仅会重创美国经济,还会引发世界经济动荡
④意味着国家的干预政策并不能彻底缓和阶级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经济危机爆发后,生产资料会逐步向无产阶级转移
②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③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中商品流通领域供求矛盾的直接表现
④危机本身就是通过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达到强制性的综合平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我国最早铁农具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相对于石器、木器、骨器、青铜器,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兴起。由此可以推断( )
①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新农具的使用助力封建社会的萌芽和发展
③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用铁农具耕种土地是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汉书 王莽传》记载:“(王莽)今更名天下田曰‘王(即国有)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以前)无田,今当受田者,如(按)制度。”这一改革最终彻底失败,其原因可能有( )
①把土地改革设想得过于简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部分生产关系设计过于落后,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激化了千疮百孔的阶级矛盾
④未给予农民充分的人身自由,未彻底打碎封建制度的枷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代诗人张籍《野老歌》。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 )
①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②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
③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④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正像以往小生产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必然造成消灭自身,即剥夺小私有者的条件一样,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自己造成使自己必然走向灭亡的物质条件。”上述论断说明( )
①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可以使事物走向自身的对立面
②在社会发展史上,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现实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③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发尖锐
④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能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的消费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二战结束后,资本家为了缓和劳资关系,通过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终身雇佣、推行职工持股。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工人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给工人提高福利待遇,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改变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
B.提高工人待遇,消除阶级对立
C.缓和阶级矛盾,获取高额利润
D.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1.(1)①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关系、平均分配。
②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③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①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愚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3.(1)①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 生产资料为地主阶级所占有,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农民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劳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赖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2)①“魔鬼”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
【易混辨析】
1.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依据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原始社会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故本题说法错误。
2.正确
【详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故题中观点正确。
3.错误
【详解】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故本观点错误。
4.错误
【详解】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起决定作用,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故原观点错误。
5.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本题说法错误。
18.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人压迫人的现象,但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低阶段,是人类社会的童年,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恶劣,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黄金时代。故本题说法错误。
6.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在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可以占有少部分劳动产品。故本题观点错误。
7.错误
【详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故本题说法错误。
8.错误
【详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故本题说法错误。
9.错误
【详解】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故本题说法错误。
10.错误
【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压迫农民的工具,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地主阶级还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11.错误
【详解】判断社会历史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所以此判断错误。
12.正确
【详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故本题说法正确。
【当堂达标】
1.B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①: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而非全体成员,①错误但符合题意。
②③:与其他部落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打制石器转为磨制石器,天然取火转为人工取火,符合新石器时代遗址形成时期的特征,②③不符合题意。
④: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④不符合新石器时代遗址形成时期的特征,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D
【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①说法错误。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危机,②不符合题意。
③:工业进步造成的工人联合和在斗争中形成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动摇了雇佣劳动制度,从而动摇了资本生存的条件,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具有局限性的,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容纳不了如此巨大的生产力,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D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A:原始社会中所有成员一起劳动,没有特权,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和生产资料。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B:原始氏族社会中众人共同劳动,通过议事会共同管理集体事务,没有社会等级区分,也没有特权,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原始社会的生产是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生产,氏族长和成员一同劳动,因此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奴役,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原始社会的平等互助是由于生产力的水平低下,而非具备某种平等的风俗习惯或观念,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B
【详解】①:使用石器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属于生产力内容,①不符合题意。
②: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属于社会制度,不属于生产关系内容,②排除。
③: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现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状况,③符合题意。
④:生产中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属于分配制度,体现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状况,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③:美国金融业发达却出现银行倒闭风潮,这是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体现。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受的冲击将会波及到整个经济体系,会影响美国经济,也会引发世界经济动荡,①③符合题意。
②:银行破产是经济危机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②说法错误。
④: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金融机构,接管倒闭的银行并不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D
【详解】③④:马克思这一论断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中商品流通领域供求矛盾的直接表现,危机本身就是通过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达到强制性的综合平衡,③④符合题意。
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解决,生产资料就不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①错误。
②: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是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②错误。
故本题选D。
7.A
【详解】①②: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兴起,可见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助力封建社会的萌芽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③排除。
④:用铁农具耕种土地是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并不是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④排除。
故本题选A。
8.B
【详解】①②③:王莽的土地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王莽意图在封建王朝制度之下实行土地国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改革设想是好的,但把土地改革设想的过于简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损害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按其改革内容与设想,部分生产关系设计远远超前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
④:题意与“农民充分的人身自由”无关,况且“未彻底打碎封建制度的枷锁”也不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④排除。
故本题选B。
9.A
【详解】①②:“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民,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农民劳而无食的悲惨遭遇,而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则说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①②符合题意。
③: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③错误。
④:农民因税多不得食表明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民,未涉及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0.A
【详解】①②:“正像以往小生产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必然造成消灭自身,即剥夺小私有者的条件一样,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自己造成使自己必然走向灭亡的物质条件。”这说明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可以使事物走向自身的对立面,在社会发展史上,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①②符合题意。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会推动生产力发展,③错误。
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1.B
【详解】①③:“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危机就越不可避免,①③正确。
②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②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2.C
【详解】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给工人提高福利待遇,其根本目的在于缓和阶级矛盾,获取高额利润。C正确。
AB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虽然资产阶级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但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消除不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立的根源,也不能改变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以及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ABD错误。
故本题选C。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