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2.3测量肺活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2.3测量肺活量 教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测量肺活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这一章节的第3课《测量肺活量》,主要介绍了测量肺活量的方法和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肺活量的概念,学会使用测量肺活量的方法,并理解肺活量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肺活量的概念,掌握测量肺活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并正确进行测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的重视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肺活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测量肺活量的仪器进行测量。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对肺活量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但对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实验可能缺乏经验。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测量肺活量,并与学生讨论肺活量与健康的关系。
-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重要概念,那就是肺活量。肺活量是指我们在一次最深呼吸后能吐出的最大气量。你们认为肺活量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 学生:肺活量大的人可能更健康,因为他们的肺部功能更好。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
1. 老师简要介绍肺活量的概念,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肺活量的测量方法。
- 老师:对于测量肺活量,我们通常使用一种叫做肺活量计的仪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肺活量的大小。
2. 介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肺活量计。
- 老师:这是一台肺活量计,它由一个透明的容器和一个测量刻度组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容器内的测量刻度来确定肺活量的大小。
3. 详细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肺活量计进行测量,包括站姿、呼吸方法等。
- 老师:首先,站直身体,保持良好的姿势。然后,深吸一口气,将嘴唇紧密贴在肺活量计的口部,缓慢而完全地吹气进入容器,直到无法再吹出为止。最后,读取容器上的刻度,就是你的肺活量了。
第三环节:实验操作
1. 老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肺活量计进行测量,注意示范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 老师:我现在向大家演示一下如何使用肺活量计进行测量。请注意我的站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2-3人。学生依次使用肺活量计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 老师:现在,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选出一位同学来测量肺活量,并记录下自己的结果。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观察和记录。
第四环节:结果比较与分析
1. 学生将测量得到的肺活量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差异。
- 老师:同学们,请将你们测量得到的肺活量数据进行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2. 学生讨论可能导致差异的因素,如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等。
- 老师:非常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可能会影响肺活量的因素有哪些?你们认为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会对肺活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五环节:总结归纳
1. 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肺活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测量肺活量的方法,并讨论了肺活量与健康的关系。请你们总结一下,肺活量是什么?如何正确测量肺活量?
2. 学生回答导入问题:肺活量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 学生:肺活量大的人通常更健康,因为他们的肺部功能更好,能够更有效地供给氧气给身体。
六、板书设计:
测量肺活量
1. 肺活量的概念
2. 测量肺活量的方法
3. 肺活量与健康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能够亲自体验测量肺活量的过程,并思考影响肺活量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察结果,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正确使用肺活量计进行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实验操作环节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在实验结果分析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影响因素,拓展他们的思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测量肺活量的方法,也加深了对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