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共二篇(附目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共二篇(附目录)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教学计划(一)
目录
第一单元 快乐学习 第三单元 安全护我成长
1 学习伴我成长 7 生命最宝贵
2 我学习,我快乐 8 安全记心上
3 做学习的主人 9 心中的“110”
第二单元 我们的学校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4 说说我们的学校 10 父母多爱我
5 走近我们的老师 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6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12 家庭的记忆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意识、公共安全意识等初步建立,班上总体班风好,学风好。但李、漆、代等几个学生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组织纪律涣散,希望通过这学期的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特别对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儿童更应多一份关爱。 二、教材分析:
(一)三年级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形成。本册教材安排的四个单元不是四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四个领域,分别是:
第一单元,关于快乐学习的探索。
全套教材关于学习教育安排在低中段年级。一年级上册第8课,强调学习习惯培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三年级强调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树立新的学习观和学习自信心,掌握学习方法。按照“明确学习意义――体验学习快乐――掌握学习方法”逻辑结构,分别开展“学习与自身成长的关系”“学习的乐趣何在”“怎样做学习的主人”探索。
第二单元,关于“我们的学校”的探索。
全套教材有8个单元进行爱学校的教育,分别在高中低段都有。中年纪重点从物与人的角度增强对学校和老师的热爱,增加了访问、参观、调查、绘制平面图等新的学习方式。本册本单元按照“整体认识学校――认识学校老师――让学校更美好”分别开展“探索学校的物理空间”“了解我们的老师”“学校未来怎样发展”的探索。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热爱”的双重含义,即尊重与感激,批评与行动,从而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提升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学校的责任感。
第三单元,关于“安全护我成长”的探索。
虽然安全这个话题在各类教育中都会涉及,但是在这门课程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专门设单元进行教育可见起重要性。低年级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中年级强调了生命高度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保护生命的安全机能学习和人际安全的教育。本册在第三单元按照“体会生命宝贵,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护自救(交通、溺水、防火)――人际安全(防盗、防骗、防拐、防性侵)”的逻辑结构进行教学,分别开展“生命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命”的探索。渗透了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道路交通法》等,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第四单元,关于“家是温暖的地方”的探索。
家是一个人成长生活的重要地方,关于这个话题本套教材各
年段都有,中年级重点引导学生对家人爱的理解和对家人爱的能力,对家庭历史的了解。按照“理解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爱――认识家庭”的单元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分别开展“怎么理解父母”“用怎样的行为爱父母”“家庭的过去怎么样”的探索。引导学生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增进对父母的理解,并学会用具体的行动去表达对父母的爱。
这四个领域的主题探索学习围绕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探索,获得感悟并内化于心。从而达到对问题的明晰,逐步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学校、爱老师、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父母、爱家庭的新时代少年。
(二)法治教育以融合式方式体现在三年级教材中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全套教材法治教育方式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前法律教育。在中低段设计了许多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些可称之为“前法律教育”,但这些教育有法律教育意义,能够为后续进行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内容奠定基础。二是融合式法律教育。教材中很多法治教育点是融合到各个年段相关的主题教育之中的,采用分散嵌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三是直接的法律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材专门按法治教育的体系集中安排法治教育内容。三年级上册体现融合式法治教育的共两课,第6课我们的学校更
美好和第8课安全记心上,涉及到《义务教育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快乐学习 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 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 第四单元家是温暖的地方 (一)体现了新的学习观
1.综合性的学习观念:知识学习、生活与社会技能学习、道德学习
2.快乐学习观:学习本身是快乐的
3.人人都能学得好:蕴含多元智能观,与综合性学习观相呼应
(二)体现了新的智能观
以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只能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就有不同的长处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潜
价值导向 爱学习、会学习 爱学校、爱老师 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爱父母、爱家庭
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体现了新的师生观(三上二单元35页)
在儿童心目中,教师通常都是正确的、公正的,值得信任的。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发现老师也有不完美之处,老师的不完美会给儿童内心带来巨大的冲击。儿童会感到不舒服、委屈、愤怒、难过,甚至抵触。
教材既让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也引导学生认识老师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当老师的做法不合适的时候,帮助学生学习与师长沟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体现了新的爱父母观
爱父母,孝敬父母不代表对父母无限度的顺从。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着人性的弱点和缺点。教材77页设计了一个孩子帮爸爸改掉不健康习惯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尝试着帮父母改掉一个不健康习惯。让学生懂得对父母的爱也包含帮助父母改正不健康的习惯。
(五)体现了新的安全教育观
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来认识。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的角度来讨论安全的话题,将外在的安全教育转变为内外需求的安全教育。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这既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二)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