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目录第一单元 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 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第1课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第四单元 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第1课 古城古镇考察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 第2课 民俗文化第1课 剪纸第2课 编结艺术 第五单元 中国民间美术第3课 线材造型 第1课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第4课 蜡染与扎染 第2课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第5课 彩塑 第3课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全 册 教 案第一单元 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2、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学过程】:(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1、 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2、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题)欣赏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7-8分钟)1、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2、屏幕显示图片: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3、屏幕显示图片:隋 展子虔 《游春图》——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4、屏幕显示图片 五代 董源《潇湘图》(水墨代表作)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5、屏幕显示图片: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 清 石涛《淮扬洁秋图》——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6、欣赏小结:归纳板书1-魏晋时期 萌芽2-隋代时期 独立3-唐宋时期 高峰4-元明清时期 主流(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1、通过 设疑 讨论 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2、电脑平台显示图片: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南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元代 倪赞《六君子图》。3、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3)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重点欣赏小结: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局部(四)小组比赛 (10-15分钟)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教师总评课后总结与反馈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目标: 1、背景:丰富学生的阅历,积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2、要点: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五、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用多媒体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提问1、 你知道雕塑的名字吗?说说有关信息。 2、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3、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一)雕塑的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二)雕塑的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三)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⑴教师板书: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 ⑵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活动1、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赏任务: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师提出问题:①说 一说: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 ②学生讨论,回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回答。 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厚。作者通过岩石的自然形态,产生联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凿一锤,极富艺术创造力。教学活动2、中国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然地会向往有一个能解放他们的救星出现统治者也需要一种法宝来证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当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这样出现了。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欣赏任务: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在我国,自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开始凿的石窟有15处,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个石窟群: A 甘肃敦煌石窟B 甘肃天水城东麦积山石窟 C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冈石窟D 河南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 (四)教师总结 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在战乱的年代,人民要寻求得到解脱的精神支柱,统治者要寻求巩固政治的理论根据。佛教恰恰提供了这样包治百病的精神药方。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雕刻得以产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的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 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宏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点。 六 课后拓展作业(网上查阅) 查阅《秦始皇兵马俑》《断臂维纳斯》的相关资料,试比较它们的艺术特点。 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剪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剪纸的乐趣。过程与方法: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的主要特征。尝试制作剪纸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民间文化,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和悠久历史,掌握剪纸作品的制作技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作品,将剪纸作品融入生活。三、教学策略结合作品赏析,讲授剪纸的起源,及其蕴含的民间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地域的剪纸作品所传达的寓意。组织学生分类地域剪纸作品,结合演示制作合作完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结合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改造,用剪纸作品来装饰美化生活,将剪纸作品融入生活。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剪纸》 年级 九年级上 执教 张佳娜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含过程与方法 ) 设计目的和说明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索相关材料,1.生活中用剪纸作品装饰的物品。2.剪纸作品3.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台灯.钟表.笔筒等) 通过搜集生活中的剪纸作品来理解分析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剪纸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情境导入 魔术串烧:《飞雪迎春》 教师通过动作魔术表演,边唱边从身后变出剪纸雪花作品,吹送到学生中去。 引出课题:《剪纸》 通过魔术串烧表演,创设情境。利用北方民间贴窗花的习俗,将学生带入到民间剪纸艺术世界,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追根溯源 看看议议 1.欣赏《对马》《对猴》两幅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剪纸团花作品。了解我国最早期剪纸艺术。 2.走进库淑兰老人的家,认识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欣赏近代剪纸作品。 3.猜一猜北方剪纸作品《回娘家》,出自谁手?(作者:胡锦涛) 4.看一看南方剪纸作品。 5.议一议南北剪纸的风格差异。 了解早期剪纸艺术,近代的剪纸大师及作品,以及欣赏胡锦涛创作的作品,学生感到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国家的重视,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更好的继承。传授新知 基础学习 1.剪纸的概念:剪纸是作者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用纸进行剪.刻.镂空等艺术加工,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2.剪纸的题材: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吉祥图案等。 3.剪纸的样式:窗花.喜花.鞋花等 4.剪纸的分类:单色剪纸.彩色剪纸 结合以上剪纸作品的赏析,学生尝试总结剪纸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动手将剪纸作品按不同的题材.样式.创作形式分类,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和认识。教师示范 边学边练 教师演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十二生肖中的任何一种生肖动物,进行演示制作剪纸) 学生总结剪纸的制作方法: 1.起稿:构思确定后,起稿布局,对画面进行具体描绘。 2.剪刻:须将画面和纸用订书器订好。剪刻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 3.粘贴:剪刻完毕后还需把成品粘贴起来,便于保存。 基本纹样练习,安全提示: 1.尝试折叠剪纸---雪花的剪制,体验折叠剪纸及剪纸的不同纹样的装饰美。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学生从易学的折叠剪纸开始,便于掌握剪纸的操作技法。合作探究 实践操作 教师提供东北八大怪民俗内容介绍 引导学生分析北方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八大怪剪纸作品,将剪纸作品融入生活。 拓展欣赏 融入生活 1.带领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创意剪纸作品。 2.请学生出示课前寻找到的废旧物品 3.分析创意运用剪纸作品美化改造,装饰生活。 通过赏析,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直观感受剪纸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到创新的继承我国的传统艺术。 课堂总结 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小小的纸张,通过巧手的剪纸,承载着中国的文化内涵。同学们,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惊叹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的同时,老师相信充满智慧的你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能具有创新的继承和发扬我国这项传统艺术。 给学生更多的鼓舞与启迪,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能具有创新精神的继承传统艺术。编结艺术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北京申奥标志,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什么图形。为什么申奥的标志要选择中国结,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展示用中国结装饰的生活物品,如扇子、手机、筷子、车饰等,还有身上穿的民族服饰上的结饰,如盘扣、腰带等,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的中国气息,是我们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北京申奥标志挂图、用中国结装饰的生活用品。 二、略谈结的来历与意义 1.师生互动,用最快的速度打一个结。 2.观察比较师生打出的不同结形,有活结、死结、蝴蝶结等不同结形,哪一种更美观,哪一种更实用。 3.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义的。远古先祖在文字发明之前“结绳记事”、“以绳德厚”;有文字之后,“结”与“吉”同音,它承载着我们对亲友真挚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种色线、色绳;黑色展板、珠钉或吸铁石,展示学生打的不同结形。 三、平结的编结法 1.平结是一种古老、实用的结形,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又有平稳安定之意,用途广,常用来做手链、项链、门窗等物品。 2.示范,老师带着学生编几个来回。 1)固定中间的两根主绳; 2)在需编结处穿上副绳,并打一结固定,使主绳,左右各有一根副根。 3)右绳与左绳相交后从后面绕过主绳,压住左绳穿出。 4)右绳绕在主绳上,并压住主绳; 5)左绳与右绳相交,从后面绕过主绳,再从主绳与右绳形成的圈中穿出; 6)拉紧,继续下一轮编结。 3.编完之后,剪断余线。用打火机烧副绳尾部,趁热抹在主绳上固定。 4.装饰玉珠、木珠、铜钱、瓷珠等饰物。 黑色展板、泡沫板、对比 色丝绳、珠钉、打火机、 小饰物、平结编结步骤图 (如条件许可在投影仪下操作,学生能看得更清楚)。 三、学生制作 1.选择自己喜爱的色绳及饰物。 2.构思怎样编,在什么位置装饰什么样的饰物,怎样穿插、固定。可以画几个草图,做到心中有数。 3.编制完成,教师指导并及时解决问题。 泡沫板、珠钉或大头针、色绳、饰物、剪刀、打火机。 五、展示总结 1.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学生互评、师评。 2.出示用平结编成的动物图案、蜻蜓结、表链、发夹、小型壁挂或背包,引发学生继续尝试、创造的兴趣。 3.布置下节课的课前准备 黑色展板、学生作业、用平结编成的其他物品。线材造型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可弯曲的线材(旧电线)的造型创作,体验线材人物、动物造型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 2、床头小摆设的设计制作练习,发现和感知生活的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选择创作题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中创作,在创作中动手。 教学准备: 教具——示范作品,铅笔,线材艺术作品图片资料。 学具——电线或铁丝,图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联系生活,以讲述方式导入新课) ①在地球上和我们工处一个家园的美丽邻居——动物。有些已濒临着灭绝的命运。增强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好身边的小生灵。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人类再不爱护动物,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 ②要求学生描述他们最喜爱的动物,包括形状、构成等 展示一组线材工艺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线材作品引入。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分组研究课本中的动物、人物线材作品,分析并找出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 (2)用一笔画的方法,抓住动物、人物的形象和动态,在图画纸上绘图。 指导要点: 1、可参考用线描绘的动物、人物图案资料,按立体造型表现加以改进。 2、完成绘图,用电线进行创作时先要考虑线的首、尾如何处置得更巧妙。 3、未创作成功的作品,将线拉直后再重新创作。 设计和制作时,要考虑重心问题,作品完成时能平稳站立,有较好的稳定性。 4、由于电线较长,教室空间较狭窄,制作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把电线两头折卷弯曲呈圆滑状,避免发生被电线切断处划伤的意外事故,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练习: 用废弃电线按一笔画的画稿制作线材动物作品或临摹书中的作品。 四、展示讲评(小结):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学生之间共同评述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蜡染与扎染学习目标: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和蜡染特有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蜡染工艺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以此传达自身的审美意识,发挥艺术创造个性。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感受扎染、蜡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制作工艺教学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方法:欣赏、讲授、观摩制作过程教学用具:课件、录像教学过程:扎染工艺在大理,扎染制品主要用于服饰和各种家庭装饰用品。大理的扎染图案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和花卉。染制的图案形象生动,晕纹自然,蓝地白花,青里带翠,呈现素雅凝重之感。特别是大理古城,大街小巷摆满了色彩艳丽的各种各样扎染装饰品,以及服装、鞋帽等制品,为风景如画的高原小城平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现在扎染普遍应用在壁挂、家居用品、以及服饰上面。其色彩艳丽,古朴、新颖,有一种田园的质朴,回归自然的感觉。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和喜爱。一、扎染简述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在染色前将织物或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色浆浸渗于织物纹理中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 二、扎染的艺术风格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欣赏扎染制品扎染壁挂、扎染桌布、扎染窗帘、扎染门帘、扎染围巾、扎染面料、扎染服饰等四、扎染的制作工具和材料1、 材料:真丝、棉布、棉线、麻绳、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促染剂、固色剂等。用于扎染的织物一般用薄而精细的面料,这样染出的成品手感柔软,光泽度也好。2、 工具:缝衣针、剪刀、线、电炉(加热器)、量杯、天平、搪瓷锅、碗、木夹、熨斗搅拌棍、水桶、胶手套等。五、扎染扎制的基本方法(一)捆扎法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二)缝绞法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平针缝绞法 (2)卷针缝绞法 (三)夹扎法夹扎法是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冰纹”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丰富的色晕。 (四)综合扎法将捆扎、打结扎、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六、扎染的染制方法煮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染锅内沸煮达到高温染色的效果。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易溶于水,适染棉、麻、人造丝、绢类。酸性染料色彩鲜艳,易于拼色,最适染动物纤维。工艺程序:溶解染料-->放入织物-->煮染30分钟-->冲洗晾干七、欣赏扎染的制作过程学生通过看录像,了解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欣赏儿童扎染制作。 蜡染工艺一、蜡染简述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二、蜡染的艺术风格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那种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妙不可喻。同样图案的蜡画布料,浸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亦梦亦幻。 三、蜡染的现状和存在形式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的范畴。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民间蜡染走向现代的蜕变,既是当代蜡染艺术家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的结果,也是具有强大内在生命力的民族民间艺术求存图变、回应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主要形式有蜡染壁挂、蜡染信插、蜡染桌布、蜡染服饰、蜡染小品、蜡染画等。四、蜡染的工具与材料1、布料:棉布、麻布、棉绸。 2、蜡料:白蜡、蜂蜡、蜡烛等,加热溶匀后使用。 3、染料:天然染料,直接染料4、绘蜡工具:蜡刀、油画笔、排刷等。5、其它工具:天平、量杯、温度计、塑料手套、搅拌木棒、搪瓷碗、盆或桶、可调温电炉、电熨斗等。 五、蜡染的制作过程(1)设计图案。在布上把要染的图案画好。(2)溶蜡。把蜡(或蜡烛)放到小铁罐里,放到电炉上加热,把蜡溶开成水浆状,并在上蜡过程中一直加热。(3)封蜡。用毛笔点蜡水,在画好图案的棉布上,按图案需要涂在防染部分。着蜡必须透过织物,并保持一定厚度。(4)冰纹处理。上完蜡后,进行冰裂纹的处理。 (5)漂染。根据不同染料配方配成染液,将好蜡的织物放到缸里浸染,并用木棍搅动它,使布料更好的着色。取出冲去浮色,待脱蜡。(6)脱蜡。染过色的织物经水洗后,可用电熨斗脱蜡法也可用皂煮法进行脱蜡。(7)漂洗。大部分的蜡去掉后,用水冲洗棉布,晾干熨平即可。 六、走进中国著名的蜡染之乡,走进手工作坊,去感受那里的蜡染制作工艺。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蜡染工艺。七、儿童题材蜡染作品欣赏 作业:上网搜集有关扎染、蜡染的相关资料和图片,下次上课在班级中相互交流彩塑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五课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本课内容主要是创作课,上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各个时期彩塑的人物特征,在彩塑制作技艺和艺术风格上有很强的认知。了解和研究制作彩塑,对学生了解中国彩塑工艺水平,学习传统工艺制作技艺,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设计基础薄弱,专业素养不强,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本课教学设计遵循循序渐进、寓教以乐的教育理念,首先以传统彩塑的制作技艺和风格特色为新知,然后通过实践创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彩塑的学习,了解彩塑艺术特征和大概的制作流程。2.能力目标:通过对彩塑的欣赏和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优秀传统工艺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彩塑的制作工艺和风格特征。2.教学难点是:彩塑的人物特征表现。五、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准备:相关课程图片,画具,泥巴,雕塑刀,毛笔等。2.学生用具准备:课程相关资料,泥巴,雕塑刀,调色盘,水桶,软长刷,喷水壶,敲打泥巴的木板,毛笔,旧布等。六、教学方法:九年级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愿意接触新事物,乐于参加实践活动,因此,在保证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发现,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一)营造情境法。借助现代多媒体方式,将同学们引入彩塑辉煌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为上好课做铺垫。(二)探究讨论法。在老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承担能力。(三)讲练结合法。讲解与练习结合,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乐趣,表达真情实感。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人数以及学生学具是否带齐。)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播放有关人物彩塑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主题。3.新知讲授,突破重点。(1)解释彩塑的定义及利用多媒体视频讨论彩塑制作工艺。(2)教师分享博物馆里的人物彩塑图片,同学们自由欣赏作品,以小组形式讨论彩塑风格特色及成因。教师小结。展示教师制作的彩塑作品,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加深理解。突破重点。(3)展示几件古代彩塑图片,小组讨论后派出一位代表做讲解员,尝试描述对作品的看法,教师补充。突破难点。4.学习彩绘方法。让学生看着教材上的彩绘人物的基本步骤,跟着老师一起试试怎样制作,熟悉基本步骤。确定彩塑人物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人的,双人的还是综合的,是站的,坐的还是运动的。和泥至熟。塑造出基本形态,概括性要强。添加形象。刻画要精致。上色(待干)。5.学生练习彩塑人物。1.布置比赛要求和卫生要求。2.教师个别辅导,随时表扬胆大而心细的学生,纠正存在的缺点。6、作业展评。1、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展示作品,对设计的彩塑谈创意,谈思路。2、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提出改进意见,再改进。)3、教师激励评价,为获奖者颁奖。(创意奖、合作奖)评价时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7、本课小结。(3分钟)1.以学生自我评说,教师补充总结的形式,回顾本课重、难点。8、课外拓展。(1分钟)整理收集学生的作品,办一次小型班级展览。此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一种静态的反思、评价方式。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2.自主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艺的美。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3.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学情分析美术课程标准要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造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还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难点:学生能够自主分析鉴赏陶瓷艺术的特点和具体作品的独特表现方式,感受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课前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准备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如泥刀、垫板、陶泥等,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木棒、牙签、铁丝、竹筷、粗纹抹布等。活动2【导入】提问导入出示英语单词“china”提问:这个单词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意思?中国享有盛誉的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史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篇章。英文“China”,既指中国,又指瓷器。它以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由陶到瓷,陶瓷艺术包含了我们人类最为亲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这些最为质朴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魅力的艺术领域──《土与火的艺术》引出课题:《土与火的艺术》活动3【讲授】探究阶段1.陶瓷艺术是土与火的艺术,它是将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后,根据使用或欣赏的要求,按照美的规律设计,制作成型后干燥,经火烧制后制成陶器或瓷器(PPT出示陶瓷作品)。2.陶瓷艺术发展史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已出现并使用陶器。瓷器是中国的发明,商代就出现原始青瓷,东汉时期已经烧制出比较成熟的瓷器。中国瓷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新的创造,并传入欧洲,因而中国也被誉为“瓷器的母国”。(视频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和陶艺制作方法)。3.欣赏比较,找出陶器与瓷器的区别?种类 胎体质地 胎体颜色 烧成温度 釉陶器 胎体不透明,质地较松,气孔率较高,吸水率较高,质地粗糙含少量杂质 多呈灰色、赭色、土黄色 800~1200℃硬度差,敲扣声发闷 分无釉陶和釉陶瓷器 胎体半透明,质地坚密,气孔率较低,基本不吸水,质地细腻不含杂质 光亮润泽,多为白色和淡米黄色 1200℃以上,硬度较高,敲扣声清脆 表现一般都挂釉4.陶器成型的基本方法。(1)制泥的方法:拍、压、擀、切。(2)塑型的方法:A.泥条盘筑成型B.泥板成型C手捏D拉坯5.教师示范学做泥条盘筑成型的陶罐。(1)搓泥条。将调和好的泥放在一块平板上,将其搓擀成泥条。(2)根据需要准备数根泥条。(3)用拍和压的方式制作所需泥板。(4)在泥板上找出陶罐底部泥板的大小位置,用刻刀将其切出。(5)将已经准备好的泥条盘筑在底部泥板之上。(7)将局部进行粘合,调整出陶罐的造型。教师:你学会了吗?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6.(PPT图片展示)学习泥板成型制作方法和手捏成型制作方法。学生自学体验,不同方法的泥塑成型制作工序。7.(视频展示)欣赏拉坯成型制陶方法。活动4【练习】教学练习教学练习选择今天学习的泥条、泥板、手捏陶艺成型法之一,尝试练习创作一件有趣的小陶艺作品。1.作品要求:(1)作品要构思新颖、设计独特;(2)作品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格;(3)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2.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陶艺创作。注意事项:(1)用水的多少;(2)重心的掌握;(3)手各部位的作用。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各组作品。2.作品故事:学生讲解作品的造型以及含义等,还可以讲讲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有趣的故事。3.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探讨改进的方法。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土与火的艺术一、 陶艺之美二、 中国陶艺三、 陶瓷辨别第四单元 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古城古镇考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我国古城古镇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以及对古城古镇的保护。⒉ 通过欣赏我国古城古镇建筑艺术,提高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⒊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培养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培养学生对我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初中美术学习,九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适当的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所以学生对古城古镇的考察有新鲜感和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城古镇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教学难点对我国古城古镇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同学们心目中最古老的城市有哪些?想不想了解和考察一下这些城市?观察探索,点出建筑有些同学游览过很多名胜古迹,有谁注意到它们的建筑特点。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著名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组成?你还发现什么地方有这些特点?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发言学生回答巴洛克式:圣卡罗教堂拜占庭式:基督教教堂;伊斯兰建筑哥特式:米兰大教堂;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1)请同学们结合幻灯展示及课本图片,根据自己的爱好欣赏各种古城古镇建筑。四人一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古城古镇建筑的感受。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交流的感受言。(2)欣赏古城古镇建筑的外观造型 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 “屋顶 、门窗、墙壁等建筑物的构件上” 说一说,各个部分的造型特点。(3)欣赏建筑结构 同学们说一说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让我们走近古建筑找一找它的特点。(4)欣赏群体布局 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建筑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5)结合中卫高庙同学们分组从课本中找出在建筑中所包含的艺术内容。体现在经历漫长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上如一些建筑物上的匾额、楹联以及当地的民间艺术等。请同学们看一下如:额枋上的匾额、柱上的楹联。同学们说一说在古城古镇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请每个组来说一说。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造型美丽、色彩缤纷)小组探究、交流、发言。读一读课本中的小辞典。学生找出隔扇、抱鼓石、斗拱、瓦当、铺地、窗棂、柱础、马头墙等等,了解建筑的基本特点。小组讨论交流,总结,整体了解古建筑的建筑构件。了解群体布局特点。查找小辞典(匾额、楹联)小组探究讨论古城古镇民间艺术特点,谈谈自己看法。我国古建筑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表现手法。活动3【活动】三、随堂练习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一下古城古镇建筑写生步骤:1.观察理解2.确定构图3.主体为先,背景及其他环境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或写生或摄影等手段来展示古城古镇的美创作绘制。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写生活动4【活动】四、展示评价教师活动:(6)请部分同学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认真欣赏,选择你最喜欢的作品,并告诉我们你喜欢它的理由!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喜好评价作品活动5【活动】五、展示评价教师活动:(7)在你的家乡有古镇吗?想一想怎样保护这些古城古镇,写一份200字小专题。师:我国古城古镇建筑,由于历史上天灾人祸的原因,现以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以不复存在。如今政府已经意识到古城古镇保护的重要性。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古城古镇做哪些工作。学生课后收集材料,开发创意,增强对古城古镇保护的意识。活动6【活动】六:课堂小结教师活动:今天,我们了解了古城古镇的建筑,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可以看得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辉煌。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总结,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操。民俗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初步了解春节、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美食等一些相关知识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我国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如上网、查阅书刊、询问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有计划做事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二、整体感知: 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份:清明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月:冬至 腊月初八:腊八节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1、端午节的由来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2、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2、了解农历新年传统食物的意义例如: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3、认识春节传统习俗活动祭灶 扫尘 春联 年画 年夜饭 守岁 爆竹 拜年4、下面的对联适合哪个行业?大地回春锦绣河山添新貌 万象更新风流人物数今朝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兢兢业业育桃李 勤勤恳恳做园丁远求海内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5、讨论: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不少西方节日也随之传到中国,例如圣诞节、愚人节,作为中国人的你,更愿意过什么节日?五、小结节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下生活,种种民俗、节日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索,去发现。六、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节日起源,搜住有关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的传说、故事。第五单元 中国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与范围,并掌握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材料及其实用与艺术的审美价值,初步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独特的艺术表达方法,体会民间美术的寓意性、实用性等艺术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赏析、交流、讨论、展示等方法,了解并掌握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及其艺术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间美术、弘扬民间美术精华的热情,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与现实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民间美术的概念并能区别民间美术的主要分类、材料及其造型特征。 难点:体会民间美术作品的玩赏性、实用性与民俗性,感受民间美术作品蕴含的吉祥寓意。【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八年级上册美术课本、课件PPT、民间美术实物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播放端午节的视频,以视频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并引出本课的课题,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学的美术知识思考视频回答问题,并板书(中国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1.视频采用的哪种表现形式?2.这种表现形式属于哪种美术?二、发展阶段1、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民间美术中的其中一种,那同学们还知道本地有哪些 生:年画、刺绣、风筝、玩具、木偶、皮影、陶瓷、印染等。〈1〉剪纸展示剪纸的图片,并结合我们第二单元学过的知识对剪纸进行赏析,有单色剪纸、套色剪纸等。〈2〉年画师:中国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有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等,所产年画各具特色。木版年画的题材充满祥和、幸福的寓意,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民间年画始终发挥着渲染气氛、装点环境的重要作用。问题:赏析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江苏桃花坞四地的年画作品并让学生课后探索这四个地方的年画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刺绣师:看过了年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刺绣,刺绣是运用色彩在纺织品在塑造形象的传统手工艺。中国刺绣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民间刺绣多用于服饰、鞋帽等服饰和被、帐、帘等日用品的装饰。欣赏各种刺绣作品,体会刺绣在不同地方的运用,最后欣赏《狮子滚绣球挽袖》作品,体会民间刺绣的精美。〈4〉玩具生:让学生回忆儿时有哪些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欣赏图片布老虎 、草编玩具、风筝、泥玩具等。播放视频:潍坊风筝,了解潍坊风筝的文化。问题:1.潍坊的代表性风筝?2.潍坊风筝流行于哪个朝代?〈5〉皮影师:同学们都在哪些地方见过皮影?生:电视、演出现场师:皮影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在设计、制作刀法上,凡能用线表现的地方,如人之发须,马之鬃尾、鸟之翎羽以及各种道具之纹饰等都尽量用线,给人以舒展轻松、精巧剔透有的空灵感。欣赏皮影作品《三顾茅庐》,并请同学讲述这个故事。〈6〉印染师:民间印染的花布曾经是中国农村服装、日用品的主要装饰面料,主要包括蓝印花布、彩印花布和蜡染。蓝印花布是在白布上用刻好花纹的纸板刮印浆料,再用靛蓝浸染,漂洗晾干后,形成蓝白相间的美丽图案。图片《蓝印花布》〈7〉陶瓷师:民间陶瓷包括生活日用品、装饰品和陶瓷雕塑等。日用品的造型十分重视实用功能,首先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欣赏作品《绿釉陶灯》,这件绿釉陶灯,造型挺拔,比例匀称;灯嘴与手柄形成90度角,有利于提握挪移;底座做成碟子的形状,便于承接灯嘴上遗漏的灯油。〈8〉木偶师:木偶源于原始社会的俑,后世刻木为偶,以偶作戏,故“木偶”有时也作为木偶的简称。按表演方式,木偶可分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掌中木偶等种类。来自民间的木偶,其造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给人以朴实粗犷的美感。2.展示四幅作品,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是民间美术作品?为什么?教师总结,并补充学生的发言:民间美术:是指在宫廷美术、宗教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之外,由广大民众自发创造、欣赏并在民间流传的美术。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创作者: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由民众自发创造、欣赏、发展。创作目的:它具有自娱、自用的性质,是传统自然经济的产物。流传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广泛流行的美术形式。三、探究阶段活动一:1.工艺美术学院的老师创作了一幅木雕作品,那这幅木雕它是不是民间美术作品?2.苗族农家妇女创作的民族服饰,它是民间美术作品么?活动二:赏析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讨论并回答问题:1.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2.这幅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3.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活动三:请分析实物作品,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哪些不是?并同学下来分组。四、总结提升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他们的制作与民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民间美术题材与语言多有民俗根据,它必须符合民俗观念、民俗传说和民俗活动的要求。民俗活动也离不开民间美术,许多民俗活动都通过民间美术增添了色彩和情趣。民间美术即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美在民间永不朽”!五、课后实践1.探究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江苏桃花坞四地的年画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探索民间的美术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1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和欣赏,了解民间美术的功能与艺术特点。2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等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初三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等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初三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等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讲清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及主要种类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有关特点的掌握及对作品能进行正确的赏析。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温故知新 (5分钟)展示课题《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播放一段有关民间美术介绍的录像后(课件展示)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种类?学生归纳:木版年画﹑剪纸﹑玩具﹑雕塑﹑皮影﹑木偶﹑刺绣﹑陶瓷﹑染织﹑编织等。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 (20分钟)(1)民间美术的功能:A、展示图片数幅 提问:从以上图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学生回答归纳:1、民间美术的使用功能 。(课件展示)B、展示图片数幅 启发学生思考特点之二。学生回答归纳: 2、民间美术的装饰功能。(课件展示)(2)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A、试让学生对作品《布老虎》(玩具)等作品进行赏析。(课件展示)师生共同探讨:布老虎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寓意呢?学生回答归纳:布老虎是民间的一个玩具,它的造型十分夸张、概括,显得可爱质朴。B.再展示门神图片数幅(课件展示)提问1:谁能来讲一讲门神的故事?过年贴门神是封建迷信吗?学生思考回答提问2:这件作品在民俗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它的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色彩有什么特点?它又有什么寓意呢?提问3:春节在门上贴门神是有什么作用吗?归纳:门神作品在民俗活动中主要是用来装饰,给春节增添喜庆气氛。在精神上又寄托了老百姓向往和平、辟邪、保佑平安的美好的愿望与理想。(课件展示)活动3【活动】〈三〉知识概括: (5分钟)(1)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功能:A.实用功能B.审美功能C.精神寄托功能(2)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A.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对比、多样的就地可取的不同材料。B.由于创作者既是民间艺术家又是生活体验者,情感淳朴、真挚,艺术语言坦诚、直率,因此使民间美术作品具备了清新、质朴,并极具亲和力的精神品格。活动4【活动】〈四〉课堂小结:(加背景音乐) (3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同学们一起来谈谈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本课对民间美术进行了欣赏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应以本课学习为起点,对民间美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并可对我们衡阳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探究,树立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动5【练习】〈五〉布置作业 (2分钟)1、临摹一件民间美术作品。2、或者独立创作一件具有民间美术风格的作品。活动6【测试】〈六〉学生练习 (10分钟)教师来回巡查并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能够掌握少数民族的绘画、服饰、建筑等的艺术特点。合作构思制作宣传小报。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材中的图例以及学生收集图片,采用讲授,讨论、赏析、交流的方式,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并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包容多元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重难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代表性的美术文化的特点与种类。能够掌握少数民族的绘画、服饰、建筑等的艺术特点。合作构思制作以“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为主题的宣传小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其他相关教具 ,安排学生提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所学内容,对教材中涉及内容收集资料,便于课上交流。教学过程: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作为民间美术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美术和汉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丰富,绚丽多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多媒体打开课件展示导学内容)二、教学过程:第一部分 古代少数民族美术1、师:我们先来感受和学习古代少数民族美术。(展示PPT中国地图,点出三个地域 西藏 新疆 内蒙古,引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美术)。西藏 - 藏族唐卡新疆 - 石窟壁画内蒙古 - 阴山围猎图师引导学生依次赏析2、师: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少数民族美术有什么特点?观看赏析课件展示图片,结合课本小辞典内容,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地理,历史所学知识)。3、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师总结:唐卡、壁画等绘画精美。明确民族平等各民族相互融合对少数民族的美术有重要作用,知道少数民族美术受生活环境地域以及文化(宗教等)、喜好的影响。第二部分 现代少数民族美术探寻一、学生展示收集的不同少数民族服饰图片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所展示图片发现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联系以前所学纹样等内容,课件展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提问部分学生,)课件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特点1、色彩明快醒目。2、花纹种类繁多,取材大自然。3、装饰图案设计巧妙,风格清新。二、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及差异。1、 师展示侗族风雨桥,蒙古包等图片,学生赏析。2、 学生欣赏视频《沉淀与交融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3、 师总结少数民族建筑的差异,让学生清楚少数民族建筑结合实用和美观,反映各民族文化特点。总结少数民族建筑有融合有传承还结合了本民族审美风尚以及本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第三部分: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其他表现形式师提问大家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其他表现形式吗?生回答。课件展示刺绣,马头琴,艾德莱丝绸,蜡染,银饰等。将少数民族美术表现形式分组归类,课件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少数民族精湛的技艺。第四部分:少数民族美术与现代生活1、师提出问题;少数民族美术,现代生活有没有运用?2、课件展示图片,师带学生欣赏图片。(引导学生知道少数民族美术与现代人们着装、生活有密切关系,使学生热衷将所学知识转化利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美术的热爱)。第五部分:学生分组构思制作少数民族美术宣传小报,师做本课总结。学生分组构思制作2、 教师请小组代表将宣传小报构思讲出来,和学生一起对小报构思做简要赏析和点评,师并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将宣传小报完成好。第六部分:如何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美术文化 ,课下探究。师: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博大精深,其工艺精湛。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民族团结意识,让学生热爱和传承保护好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包容多元文化。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单元 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第1课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1课时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1课时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第1课 剪纸 1课时第2课 编结艺术 1课时第3课 线材造型 1课时第4课 蜡染与扎染 1课时第5课 彩塑 1课时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 2课时第四单元 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第1课 古城古镇考察 1课时第2课 民俗文化 1课时第五单元 中国民间美术第1课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1课时第2课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