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4 核裂变与核聚变 核反应 电子 原子核 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 核裂变 + → + + ? 在上述裂变中,裂变后的总质量小于裂变前的总质量,存在质量亏损,故裂变时能释放出能量 铀核的裂变 释放出的能量为 在这个反应中释放的能量还可能计算如下: 裂变以前: U 235.0439u n 1.0087u 236.0526u 裂变以后: Sr 89.9077u Xe 135.9072u 10n 10.0867u 235.9016u 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了△m=0.1510u ? △E= △mc2=141MeV 1.定义:物理学中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核能的反应叫做核裂变. 〓 核裂变 2.铀核的裂变 (1)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 (2)一种典型的反应是裂变为钡和氪,同时放出三个中子: (3)链式反应: 重核裂变,释放出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也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 (4)临界体积: 使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做临界质量。 一.核裂变 例1. 一个铀235原子俘获一个中子后,裂变为氙139和锶94,同时放出三个中子. (1)写出核反应方程并计算出一个铀核裂变时释放的核能.已知mU=235.04394 u, mXe=138.91844 u,mSr=93.91557u,mn=1.008 665 u. (2)计算1kg铀完全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其相当于多少热值为2.93×107J/kg的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解:(1)核反应方程为: 质量亏损为: 一个铀核裂变时释放的核能: (2)1kg铀中含有的铀核个数: (个) 煤的质量为: 1kg铀全部裂变,它放出的能量超过2000t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一个铀235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如果200MeV估算,1kg铀235全部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2800t标准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 3.核裂变释放大量的能量 一.核裂变 二.原子弹 “小玩意儿”钚装药重6.1千克,TNT当量2.2万吨,试验中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体,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发展图 美国原子弹突袭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巨大的毁伤.在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状云团,爆炸产生的气流、烟尘直冲云天,高达12英里多.广岛市区80%的建筑化为灰烬,64000人丧生,72000人受伤,伤亡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53%.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伤亡86000人,占全市37% . 二.原子弹 在山田须磨子(一位当年的爆炸目击者)的一幅画:在遥远的广岛上空,原子弹爆炸后发出彩虹一般绚丽的光芒 二.原子弹 “小玩意儿”钚装药重6.1千克,TNT当量2.2万吨,试验中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体,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 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半径为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动物全部死亡. “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在核爆观测站里感到十分震惊,他想起了印度一首古诗:“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二.原子弹 三、核防护 (1)核爆炸瞬时效应防护。 对核袭击的防护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利用工事进行掩蔽 在开阔地面上的人员,当发现核爆闪光时,立即背向爆心卧倒,可减轻伤害。 (2)放射性沾染防护。 避开在沾染区或高照射量率的地区行动 人员通过沾染区时尽量乘坐车辆,在沾染区作业时要尽量缩短时间 及时穿戴个人防护器材,防止人体受沾染 进入沾染区执行任务的人员,可服用抗辐射药,以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存留 大亚湾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核电站内部结构 核电站原理图 四、核电站 水泥防护层 控制棒——镉棒 燃料棒—铀棒 减速剂 (石墨,重水,普通水-轻水) 链式反应的应用——核电站慢中子反应堆 四、核电站 1.关于核反应堆中用镉棒控制反应速度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镉棒能释放中子,依靠释放的多少控制反应速度 B.用镉棒插入的多少控制快中子变为慢中子的数量 C.利用镉棒对中子吸收能力强的特点,依靠插入的多少控制中子数量 D.镉棒对铀核裂变有一种阻碍作用,利用其与铀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控制反应速度 C (1)主要组成:核电站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 五.反应堆 组成部分 材料 作用 裂变材料(核燃料) 浓缩铀 提供核燃料 减速剂(慢化剂) 石墨、重水或普通水 (也叫轻水) 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 控制棒 镉棒 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 热交换器 水或液态的金属钠 传输热量 防护层 厚水泥层 防止放射线泄露,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造成伤害 (2)核电站发电的优点: (1)消耗的核燃料少,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一年只消耗浓缩铀30 t左右,而同样功率的火电站每年要消耗250万吨优质煤. (2)作为核燃料的铀、钍等在地球上可采储量大. (3)对环境的污染要比火力发电小. 五.反应堆 核能----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核发电量占总发电比例最多的10个国家是: 法国 75% 立陶宛 73.1% 比利时 57.7% 保加利亚 47.1% 斯洛伐克 47% 瑞典 46.8% 乌克兰 43.8% 韩国 42.8% 匈牙利 38.3% 亚美尼亚 36.4% 世界核能发电占全部电量1/4 例2 原子反应堆是实现可控制的重核裂变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 ). A.原子燃料、减速剂、冷却系统、控制调节系统 B.原子燃料、减速剂、发热系统、传热系统 C.原子燃料、减速剂、碰撞系统、传热系统 D.原子燃料、中子源、原子能储存系统、输送系统 A 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对反应堆的原理和组成应记牢是解好此类题目的核心. 世界核电现状一览表(截止到1995年12月31日止) 世界核电现状一览表(截止到1995年12月31日止) (部分国家) 问:什么是辐射? 答:辐射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辐射依能量的强弱分为三种: 电离辐射:能量最强,可破坏生物细胞分子,如α、β、γ射线。 非电离辐射(有热效应):能量弱,不会破坏生物细胞分子,但会产生温度,如微波、光。 非电离辐射(无热效应):能量最弱,不破坏生物 细胞分子,也不会产生温度,如无线电波、电力电磁场。 也谈辐射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伤害的规律是: 距离射源越远,受照时间越短,隔离的“屏障”越多,受到伤害越小。 核电站和日常生活辐照水平的对比 一次全身大剂量辐射照射对身体的影响 合成 D E F 核子平均质量 原子序数 O Fe 1.轻核的聚变 某些轻核能够结合在一起,生成一个较大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大量的核能。这种核反应叫做核聚变。 〓 聚变 六.核聚变 根据所给数据,计算下面核反应放出的能量: 氘核的质量:mD=2.014102u 氚核的质量:mT=3.016050u 氦核的质量:mα=4.002603u 中子的质量:mn=1.008665u 六.核聚变 计算表明,这个核反应释放的能量是17.6MeV 。这个量值虽然比一个铀核裂变产生的能量(201MeV)少,但平均每个核子产生的能量 是铀裂变( = 0.852MeV)的约4倍。 六.核聚变 2、发生聚变的条件: 要使原子核间的距离达到10-15m,核力才能大于电磁力 3、实现的方法有: 把原子核加热到很高的温度。 需要克服极大的库仑斥力,因此必须让轻核具有很大的动能。 几百万开尔文高温 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 六.核聚变 核聚变的利用——氢弹 弹体 引爆装置 小型原子弹 三种炸药: 普通炸药 U235 氘、氚 爆炸 裂变 聚变 氘、氚、重氢化钾等 铀235 外壳 普通炸药 六.核聚变 六.核聚变 世界第一颗氢弹——麦克 六.核聚变 核聚变普遍存在于宇宙中 太阳 恒星 六.核聚变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太阳的中心发生核聚变,放出巨大能量; 太阳,这个天然的的核聚变过程已经发生了好几十亿年。 六.核聚变 核子平均质量 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放能多少 聚变反应比裂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要大3~4倍 核废料处理难度 聚变反应的核废料处理要比裂变反应简单得多 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的区别 比较项目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放能原理 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放出核能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放出核能 原料的蕴藏量 核裂变燃料铀在地球上储量有限,尤其用于核裂变的铀235在铀矿石中只占0.7% 主要原料是氘,氘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丰富 可控性 速度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现在的核电站都是用核裂变反应释放核能 目前,除氢弹以外,人们还不能控制它 2.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 ) A. 92235U+01n→56144Ba+3689Kr+301n B. 90234Th→91234Pa+?10e C.92238U→90234Th+24He D. 13H+12H→24He+01n ? D (1)轻核聚变产能效率高 1.聚变与裂变相比的优点: (2)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丰富 (3)轻核聚变更安全、清洁 (4)反应中放射物质的处理较容易 相同的核燃料释放的能量多。常见的聚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约3.3MeV,而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约为1MeV。 1L海水中大约有0.03g氘,如果发生聚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L汽油,轻核聚变是能源危机的终结者。 实现核聚变需要高温,一旦出现故障,高温不能维持,反应就自动终止了。 氘和氚聚就反应中产生的氦是没有放射性的,放射性废物主要是泄漏的氚以及聚变时高速中子、质子与其他物质反应而生成的放射性物质,比裂变所生成的废物的数量少,容易处理。 七.受控热核反应——核聚变的利用 托卡马克装置 磁约束 带电粒子运动时在均匀磁场中会洛伦兹力的作用而不飞散,因此有可能利用磁场来约束参加反应的物质。 2.实现核聚变的难点: 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设想了两种方案:1.磁约束 2.惯性约束 七.受控热核反应——核聚变的利用 惯性约束 由于聚变反应的时间非常短,聚变物质因自身的惯性还来不及扩散就完成了核反应。在惯性约束下,可以用激光从各个方向照射参加反应的物质,使它们“挤”在一起发生反应。 惯性约束 七.受控热核反应——核聚变的利用 惯性约束示意图 1.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 A.1036 kg B.1018 kg C.1013 kg D.109 kg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可得: D 小试牛刀 2.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仍保持1千万度以上的高温, 其主要原因是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 ) A.衰变反应 B.人工核反应 C.裂变反应 D.热核反应 太阳的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着氢核的聚变,即热核反应。 D 小试牛刀 3.(多选)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B.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后,被吸收的中子数量变多 C.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大 D.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对人类是有害的 ABD 4.(多选)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式是 92235????+01n→56144Ba+3689Kr+301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 AC 5.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又被称为“人造太阳”)将在2020年投入运行,其所发生的可控核聚变方程是 已知 、 、 和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和m4,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质子 B.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C.该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为 D. 和 的结合能之和大于的结合能 C 6.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 A. 是人工核反应 B. 是核裂变反应,该反应吸收能量 C.由于裂变比聚变产能效率高,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的裂变,用减速剂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用镉棒控制反应速度 D.核聚变温度太高,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科学家设想的解决方案是磁约束和惯性约束 D 课 堂 小 结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建造约需10年,耗资50亿美元(1998年值)。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人造太阳”。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我国参加ITER计划谈判,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ITER谈判联合小组代表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ITER计划协定。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