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复习课)》【教学对象分析】学生通过选修 3-3 知识的学习之后,对整个热学的知识体系已经有了完整的认识。但由于时间紧,学习的知识深度不够,需要通过复习强化,巩固之前学习的成果。【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通过对固体、液体性质的复习,回顾固体内部分子结构的知识、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宏观表现,并加以复习,提高认识层次,再通过习题演练,加深对利用固体宏观性质、液体宏观的微观成因的认识。【教学目标】(1)熟悉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多晶体、液晶的性质(2)熟悉液体表面张力的微观机理,及相关宏观现象【教学难点、重点】(1)晶体的性质,单晶体、多晶体的区别(2)液体表面张力的宏观表现【教学方法】复习、例题讲解【教学过程设计】一、固体(一)晶体与非晶体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1)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①常见的晶体: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等。②几种常见晶体得规则外形:a、雪花是水蒸气凝华时形成的晶体,它们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都具有六角形的图案。b、食盐晶体是立方体形c、明矾晶体总是八面体形d、石英晶体的中间是一个六棱柱,两端是六棱锥。(2)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常见的几种非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2、晶体又可以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类。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1)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常见的金属是多晶体。(2)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多晶体有一定的熔点。4、晶体各向异性,非晶体和多晶体各向同性。(二)晶体的微观结构1、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使晶体有规则的外形。2、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是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3、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4、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二、液体(一)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和固体一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但液体无一定的形状,像气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液体的这些性质是由它的微观结构所决定的。①液体分子间距介于气体分子间距和固体分子间距之间;②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具有流动性,温度相同情况下,液体扩散比固体快。实际上,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来说,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非晶体可以认为是粘滞性很强的液体。(二)液体的表面张力1、液体表面有一层跟气体接触的薄层,叫做表面层。2、液面各部分间的相互吸引力就叫做表面张力。3、表面张力的作用点在液面断裂处或边缘;作用效果使液面收缩,使其收缩到表面积最小。(体积相同,球的表面积最小)(三)浸润和不浸润1、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表面,这种现象叫浸润。2、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不会附着在固体表面,这种现象叫不浸润。3、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4、浸润与不浸润两种现象的判断:向上弯的是浸润,向下弯的是不浸润。5、浸润和不浸润也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五)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基些晶体相似,有各向异性,于是把这些化合物取名为液晶。1、液晶态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2、液晶物质都具有较大的分子,分子形状通常是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平板状分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