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8.2 敬畏生命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8.2 敬畏生命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课 探问生命
8.2 敬 畏 生 命
核心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道德修养: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
3.法治观念: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4.健全人格: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5.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自学导航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新知导入
生命至上,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敬意、哀思,对生命的尊重、敬畏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新知导入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习声回响
为什么要坚持生命至上,怎样做到生命至上,命运与共?今天探究这一起来学习8.2 敬畏生命
第一目
一、生命至上
新知讲解
每年 12月 13日,我国都会在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10时,机动车、火车、船舶鸣笛致哀,路上行人和公共场所的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
思考:
人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悼念生命
这体现了对生命的什么态度?
尊重、敬畏
新知讲解
何为“敬畏”?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
“畏”指谨慎、不懈怠。敬畏生命:对生命持有谨慎的态度,严肃地对待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
新知讲解
截至2022年截止11月14日,全球新冠疫情肺炎确诊病例超6.3193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658.4万例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事故共造成93人遇难,400余人受伤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新知讲解
生命的奇迹
在“9·5”泸定地震中放弃第一时间逃生,迎着坠落飞石,打开两道泄洪闸,阻止了洪水漫坝冲毁下游村落,在撤离过程中,与外界失联长达17天的甘宇,靠喝苔藓水吃野果活了下来!最终于9月21日被村民救下。无数人激动无比。
从甘宇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了生命怎样的特点?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新知讲解
不计代价 勇抗疫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本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整个战“疫”过程中中国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这次大考中,国家不计代价,救治每一个生命,诠释了“民惟邦本”的中华文化优秀价值观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据报道,武汉保卫战,全国派出330多支医疗队,共42000人。将近4000名优秀的军队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耗费了1169亿元,各级防控总资金超过1864亿。
思考:疫情发生后国家为什么不计代价,救治每一个生命?
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新知讲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调派340多支医疗队、42 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广大医务人员不惧风险、义无反顾,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示了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风貌,习近平称赞他们是最大功臣、“新时代最可爱的人”。84岁高龄的钟南山奋战在最前线,张定宇身患渐冷症仍冲锋在前,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他们被称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还有无数“天使白”、“志愿红”、“党旗红”和“守护蓝”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在疫情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思考:为什么钟南山等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知识归纳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P94-96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第二目
二、休戚与共
新知讲解
思考:疫情期间,为什么要出台此类规定?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新知讲解
醉酒驾车 害人害己
近年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始终以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但是依然有很多司机明知故犯,用生命的代价来印证酒驾的危害。
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文明行车,拒绝酒驾!
阅读材料,思考:
醉酒驾车是一种什么行为?
漠视生命;对生命不负责的行为;故意违法犯罪行为;
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谈谈我们如何敬畏生命?
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新知讲解
一个个鲜艳的红手印,郑重地按在了请战书上。 2020年哪个春节,朋友圈里刷屏的不再是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也不是其乐融融的大团圆,而是一封又一封写着“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请战书,一个又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红手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一位位白衣天使、一个个中国军人,又一次成为危难面前的最美“逆行者”。
思考: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行为对我们敬畏生命有什么启示?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新知讲解
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是什么?
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
校园欺凌
乱闯红灯
随意翻越栏杆
知识提升
根据经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漠视、伤害生命的现象?
私自下河游泳
通宵熬夜打游戏
严重超载
知识归纳
2.如何做到敬畏生命?P96-98
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意识层面)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行为层面)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道德层面)
新知讲解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
积极锻炼身体
遵守交通规则
给老人让座
同学发生矛盾大动拳脚时及时阻拦
远离毒品
遇到挫折,不放弃生的希望
抽烟喝酒
通宵打游戏
生病及时就医
在公共场所抽烟
酒后驾车
新知讲解
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
休戚与共
①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②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珍爱他人的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生命;
②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③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拓展提升
致敬那些守护生命的人民英雄们
课堂练习
1.央视记者采访复旦投毒案的投毒者林森浩时,林森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对生命敬畏,才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启示我们( )
① 敬畏生命,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③ 敬畏生命,才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
④ 敬畏生命,才会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课堂练习
2.疫情防控、治病救人,医院就是前线、病房就是战场。重症病区医护人员多次提到:“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体现了
A.蔑视生命,视生命为身外之物
B.肯定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
C.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尊重生命,利用生命谋声誉
【解析】题干中重症病区医护人员的话,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关爱,说明了珍爱生命,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不能蔑视生命,要珍惜生命;B与题意不相符;D说法错误,这不是为了利用生命谋声誉,是对他人生命的关爱。故选C。
C
课堂练习
3.在疫情面前,无论是勇士们无畏的逆行,还是普通人静静地宅居,都是在敬畏生命。敬畏生命
①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②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③使我们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④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4.(2023年浙江省绍兴)下图漫画中小王的结局不言而喻,从他身上我们青少年应汲取的深刻教训是要( )
A.防微杜渐,拒绝交友 B.学法守法,严格执法
C.明辨是非,乐于助人 D.远离毒品,敬畏生命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A:我们要慎重交友,不是拒绝交友,故A说法错误;B:青少年没有执法权,故B说法错误;CD:依据漫画描述,漫画中小王帮助哥们卖毒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启示我们要远离毒品,敬畏生命,故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