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文地理》(下册)第一学期期末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1、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2022 年是令人欣喜的一年。第 24 届冬奥会在 A 圆满落幕,第 19 届亚运会又即将在 B 召开。读图1,回答 1-2题。1. A、B 这两个城市的共同点有 ( )①两者都属于省级行政区 ②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③都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④都处在地势的第一阶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 沿着 A-B 路线,下列名称和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B. 乙---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C. 丙---华北平原大面积的小麦D. 丁---草原牛羊骏马如诗如画3. 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得益于( )①三峡水利工程 ②都江堰工程 ③降水充沛 ④日照充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 下列防疫健康码所代表的省份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甲 B.乙 C. 丙 D.丁5.关于上述省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省位于南方,夏季高温多雨 B.乙省热量充足,四周山脉环绕C.丙省人口密集,石油资源丰富 D.丁省沿海城市,交通发达便利6.分析右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以下是四个省区的轮廓示意图,其中最适合利用自然冰雪资源开发冰雪旅游产业的省是 ( )A B C D8.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闻名遐迩。根据下图可知,该地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有( )①冰雪融水充足,纯净无污染②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③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④控制采摘时间,生长周期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A.热量较丰富 B.降水更丰沛 C.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土壤更肥沃10.右图是长江水系局部区域示意图,对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峡谷众多落差大,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B.中游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C.下游段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四季通航 D.灌溉便利水源多,被称为“塞上江南”11.下图都摄于2022年12月18日 ,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地( )A.经度不同 B.纬度不同 C.水文不同 D.地势不同读右图,回答12-13题。12.对山脉A代表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7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山脉B.600mm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该山脉C.该山脉为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一部分D.该山脉以南冬季河流会出现结冰现象1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甲所在地区特点的是( )A.牧业发达,住蒙古包 B.沟壑纵横,窑洞民居C.热量充足,巴蜀文化 D.冬冷夏热,绿洲农业“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读李白足迹示意图,完成14—16题。14.李白的足迹主要分布在( )A.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B.我国的西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D.地势第一级阶梯15.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C.云贵高原,石林广布 D.四川地区,地表崎岖16.李白在甲地能看到的场景是( )17.“铁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写照,以下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别,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房子窗小防寒,南方房子窗大通风B.北方人们喜吃米饭,南方人们喜吃面食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数量少,流量小D.北方以陆路为主,南方交通水陆并举18.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 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③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美称 ④台北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下图,完成下面19-20题。19.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气候适宜,牧业发达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0.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大量日常生活消费品 B.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资金、技术C.港澳为珠江三角洲提供资金、技术、经验等 D.京沪线直接沟通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21.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1)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的“山”指的是①________,该山脉与________(填地理事物)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②处是我国的 海。C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4分)(2)丁图景观位于我国的 (省区简称),其形成原因是 。 (2分)(3)A地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人们的主食是 。B地省会素有“穗城”的美名,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4)根据第(3)小题,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道理?(2分)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由上图可以判断此河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其发源地甲位于 (填省区简称)。(2分)(2)黄河流经乙区后水量增加,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 。(2分)(3)丙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2分)其自然原因有 。(4分)(4)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全面减少,减少最明显的水文站是____,(2分)含沙量的大量减少得益于丙所在地形区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请写出一项措施: 。(2分)23.蘑菇房是哈尼族特色房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图1 图2(1)图1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脉的 (方向),位于 带(纬度带)。(2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哈尼族特色蘑菇房的成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哈尼族经济发展出谋划策。(6分)建议一:发展 业;理由:建议二:发展 业;理由: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2021年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油橄榄习性喜光,土壤需有一定含水量,相关产业已成为陇南脱贫的支柱产业,其自产的橄榄油荣获全国林业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多地。(1)根据图1判断该地区河流的主要流向: ,判断的依据是 。(4分)(2)根据图2比较敦煌、陇南两地的气候差异。(4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25.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张家口圆满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北京赛区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张家口崇礼赛区承办大部分雪上项目。地点 纬度 地形 二月份平均温度 全年积雪厚度北京赛区 39°N 平原 -4℃~-4℃ <24厘米张家口崇礼赛区 40°N 山地 -11℃~1℃ >150厘米(1)分别写出北京和张家口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 。它们都属于 (地理分区)。(4分)(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与北京相比,崇礼承办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雪上项目的优势有哪些?(6分)《人文地理》(下册)第一学期期末卷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5 BBCBB 6-10 CDBCC 11-15 BCBAD 16-20 BBCAC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21.(1)秦岭 淮河 南海 台湾岛 (4分)(2)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分)(3)旱地(1分) 面食(1分) 。纬度低(1分),热量充足(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1分);地形多为平原(1分),地形平坦,或土壤肥沃(1分);河网密布(1分),水资源充沛或灌溉便利(1分)。(任选2点,共4分)(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影响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2分)22.(1)黄河 青 (2分)(2)有支流汇入(2分)(3)水土流失严重(2分) 黄土土质疏松;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降水集中多暴雨。(4分,任选2点)(4) 潼关(2分) 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和挡土坝等措施相结合;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措施。(2分)23.(1)东南;低纬度(2分)(2)该地区夏季降水丰富,屋顶倾斜有利于排水;村落背后有古树丛林,以木为柱便于就地取材;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屋顶平面便于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潮湿,底层堆柴火工具,二层住人有利于通风防潮。(每点2分,2点即可,共4分)(3)建议一:发展 林业(1分);理由:有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2分);建议二:发展旅游业(1分);理由:有蘑菇房、梯田等特色景观(2分);建议三:发展种植业(1分);理由:热量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修建梯田有利于水稻生长(2分)。(三选二,共6分)24.(1)河流总体(或大部分)自南向北流。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分)(2)差异:敦煌全年降水量比陇南少(2分),陇南1月均温0°C以上,敦煌1月均温0°C以下。(2 分)(3)光热条件较好;降水量较多,使土壤具有一定含水量;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具有品牌效应,市场广阔。(4分,答出两点即可)25.(1)京 冀。北方地区。(4分)(2)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纬度高,气温低,积雪不容易融化;积雪厚度大,符合赛事要求。(6分)第1-2题第6题注:全年日照 2505~3136 小时,无霜期长达 190~251 天, 年均气温 10.8℃。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2-13题甲第14-16题李白足迹示意图ABCD第19-20题资料小卡片图1 甘肃省简图图2 敦煌和陇南气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