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课时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2)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2.科学思维知道分电阻、总电阻,理解等效电阻的概念,让学生学会用“等效代替法”进行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3.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4.科学态度和责任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强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电子元件,有一次他急需一只10k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2kΩ、5kΩ、15kΩ、20kΩ的电阻各若干只,用这些电阻怎样才能得到10kΩ的电阻?(二)新课教学1.电阻的串联教学情境: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那串联电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进行分析。(1)实验探究教学情境:教师演示实验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①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如图所示电路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②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图中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③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闭合开关前先估测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怎样变化,再闭合开关,看看自己的估测是否正确。分析与论证:电流表的示数一次比一次小,而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说明电路中的总电阻在增大。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提问:同学们思考这个结论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引导学生复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2)理论推导教学情境:让学生阅读教材P107“加油站”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法。如图所示的电阻R1、R2串联后用总电阻R表示,那么总电阻R与R1和R2在数值上有什么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IR,U1=IR1,U2=IR2。由于U=U1+U2,所以IR=IR1+IR2,R=R1+R2。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数学表达式:R=R1+R2+…+Rn。2.电阻的并联教学情境: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那并联电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进行分析。(2)实验探究教学情境:教师演示实验提出问题: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减小。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①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如图所示电路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②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并联起来,接在图中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③在A、B之间换上三个并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闭合开关前先估测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怎样变化,再闭合开关,看看自己的估测是否正确。分析与论证:电流表的示数一次比一次大,而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说明电路中的总电阻在减小。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提问:同学们思考这个结论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引导学生复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并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2)理论推导教学情境:如图所示的电阻R1、R2并联后用总电阻R表示,那么总电阻R与R1和R2在数值上有什么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由于I=I1+I2,所以,,。结论: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数学表达式:,若n个电阻都为R0,则R=R0。注意:不论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都会增大。串 联电阻个数越多,总电阻越大;并联电阻个数越多,总电阻越小。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