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五上科学第一次月考(二)(含答案解析和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五上科学第一次月考(二)(含答案解析和答题卡)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次月考2
综合考试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得分
1.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塑料
2.下列选项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利用三棱镜制造人工彩虹
B.铅笔倾斜插入水中,发生“折断"现象
C.驾驶员从后视镜中观察车辆后方的道路情况
3.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C.加热得更快
4.夏天用棉被盖起来的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的棒冰(  )。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5.“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6.一位同学要看到自己后面的头发,他需要(  )面镜子。
A.2 B.1 C.3
7.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重量 B.温度 C.材料 D.体积
8.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  )。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9.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  )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10.给稀饭加热时用勺子搅动是为了加快(  )
A.热的传导 B.热的对流 C.热的辐射
11.雨过天晴, 空气中飘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起到了(  )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了彩虹。
A.后视镜 B.平面镜 C.三棱镜
12.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凹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13.小孔成像实验应用的是____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是无色的 C.色光
14.在涂有凡士林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由凡士林的熔化情况可知热传递的方向是(  ) 。
A.从中心向右端直线传递 B.从中心向四周传递
C.从左端向中心传递 D.从四周向中心传递
15.光照射不透明的物体会形成影子,这是由于(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16.环卫工人工作时需要穿反光服,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遮挡阳光 B.好看 C.引起司机注意
17.两个物体贴在起没有传递热量,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  )
A.材料 B.温度 C.颜色
18.司机在倒车时可以通过倒车镜来观察后面的情况,这是利用了(  )原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19.下面方法中能使杯中的热水凉得快些的是(  )。
A.揭开杯盖 B.拧紧密封杯盖
C.杯外包毛巾 D.杯子嵌入塑料泡沫
20.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岩和塑料,会感到大理岩更冰,这是因为(  )。
A.大理岩的温度低
B.木头、塑料是热的良导体
C.大理岩是热的良导体
阅卷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得分
21.热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从温度低的物体传向温度高的物体。(  )
22.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一般保温性能也很好。(  )
23.站在火炉旁,会感到很热,这是因为热是沿着空气传导来的。
24.设计“光迷宫”时,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能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25.热传导是固体物质进行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传递的方向是:温度从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底的一端。(  )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共25分)
得分
26.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 开始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温度(℃) 78 76 74 72 70
68 67
(1)水温是怎么变化的
(2)根据水温的变化,请你推测第5分钟大概是多少摄氏度。
(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温度是20℃,那么2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27.小明同学将四个木板间隔15cm,保证小孔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所示。
(1)在黑暗的环境中,打开手电筒,进行实验。小明观察到,手电筒点亮时,   (选填“1号”、“2号”、“3号”或“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
(2)将2号木板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如图2所示,小明观察到,手电筒点亮时,   (选填“1号”、“2号”、“3 号”或“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
(3)请同学们根据(1)、(2)的实验结果,在图1和图2中画出光行进的路线。
(4)假设将实验中的木板换成玻璃片,你认为光束会   (选填“全部通过”、“部分通过”或“不能通过”)玻璃片。说明玻璃片是   (选填“半透明”、“透明”或“不透明”)的。
(5)为了再次证明光的传播方式,小明找来两根不同的水管,并将手电筒的光分别射进水
的A端和D端。小明发现,水管的B端   (选填“有”或“没有”)光束射出。水管的C端   (选填“有”或“没有”)光束射出。
(6)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出结论,光是沿着   (选填“直线”、“曲线”或“折线”)进行传播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铜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是热的良导体,用它们制作锅铲手柄,炒菜时容易将人烫伤;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炒菜时不会将人烫伤。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及其应用。人体要直接接触的物体,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把人烫伤,所以跟人体直接接触的物体要选择热的不良导体。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利用三棱镜制造人工彩虹 、 铅笔倾斜插入水中,发生“折断"现象 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的原理。
3.【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会导致玻璃仪器破裂,而石棉网可以使玻璃仪器受热均匀,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烧杯、烧瓶、锥形瓶、蒸馏烧瓶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4.【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夏天用棉被盖起来的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的棒冰化得慢。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棉被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因为它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5.【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源的认识作答,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自己不会发光,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选项AB说法错误。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说法是正确的。
6.【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利用光的反射,他需要2面镜子,所以A符合题意。
7.【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通常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两个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8.【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量的传递方式,热传递的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热传递、热辐射和热对流, 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热辐射。
9.【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前一个人挡住了光线进入后一个人眼睛里,所以后一个人看不见最前面的情况。
10.【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对流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冷热流体互相掺混和移动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对流是液体或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给稀饭加热时用勺子搅动是为了加快热的对流,是液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所以此题选B。
11.【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考查彩虹的形成,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就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
12.【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的原理是两块相互平行并与水平成45度角的平面镜组成,平面镜成像原理就是光的反射。 该题C选项符合题意。
13.【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因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故像与光源形状相同。
14.【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中心加热,你会看到蜡熔化的方向从中心向四周,表明热的传递方向是从中心向边缘扩散。
15.【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就会在物体后方形成影子。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16.【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环卫工人需要在路上工作,为保证安全需要引起司机的注意。穿反光服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司机注意。
17.【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
18.【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司机在倒车时可以通过倒车镜来观察后面的情况,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9.【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A、揭开盖子,空气直接和热水接触,从而迅速将热量传递给空气,达到降温的效果,符合题意。
B、拧紧密封杯盖,使空气无法和热水接触,热水无法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很难降温,不符合题意。
C、杯外包毛巾,虽然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热水已有的热散发出去,不符合题意。
D、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为热的不良导体,能保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掌握保温和降温的方法。
20.【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岩和塑料,会感到大理岩更冰,这是因为大理石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导热性能好的可以做炊具,散热器。导热性差的可以做保温材料。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一般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差。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站在火炉旁,感到热的原因空气对流引起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热传递(或称传热)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反射。平面镜反射光的能力强,设计“光迷宫”时,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就能控制光的传播方向。该说法是正确的。
2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传导是由于大量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使物体的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传导往往与对流同时进行。
26.【答案】(1)解:水温逐渐下降
(2)解:69
(3)解:20℃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学会读懂数据、分析数据,温度总体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且起初每隔一分钟降低2℃,后来每隔一分钟降低1℃。第五分钟应该为:70-1=69。最终水的温度和室温相同。
【分析】之所以温度会降低是因为发生了热传递。热传递前提是必须要有温度差。
27.【答案】(1)4号
(2)2号
(3)
(4)全部通过;透明
(5)没有;有
(6)直线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1)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黑暗的环境中,打开手电筒,进行实验。因为1号、2号、3号纸板上的小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光线会通过小孔继续传播,小明会看到,手电筒点亮时,4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
(2)若将2号木板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如图2所示,小明会观察到,手电筒点亮时,2号木板上会出现光斑。
(3)根据(1)、(2)的实验结果,光在图1和图2中行进的路线,如下图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光线传播路径。
(4)假设将实验中的木板换成玻璃片,光束会全部通过玻璃片。说明玻璃片是透明的。
(5)从图3、图4可以看出,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将手电筒的光分别射进水管的A端和D端,会发现,水管的B端没有光束射出,水管的C端有光束射出。
(6)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出结论是: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75.0(75.0%)
主观题(占比) 25.0(25.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5(92.6%)
主观题(占比) 2(7.4%)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实验探究题 2(7.4%) 25.0(25.0%)
单选题 20(74.1%) 60.0(60.0%)
判断题 5(18.5%) 15.0(15.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科学常识 3.0(3.0%) 16
2 光的传播 12.0(12.0%) 9,13,15,24
3 影子 3.0(3.0%) 15
4 制作潜望镜 19.0(19.0%) 12,27
5 棱镜 3.0(3.0%) 11
6 光的反射 31.0(31.0%) 2,5,6,16,18,27
7 热传递 39.0(39.0%) 4,7,8,10,14,17,19,21,23,25,26
8 材料的导热性 15.0(15.0%) 1,3,19,20,2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
二、判断题。(对的涂A,错的涂B,每题3分,共15分)1[A][B] 2[A][B] 3[A][B] 4[A][B] 5[A][B]
实验探究题(共25分)1、答:2、答: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