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五上科学第一次月考(一)(含答案解析和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五上科学第一次月考(一)(含答案解析和答题卡)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次月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折射
2.路路看到妈妈把煮好的奶茶放在杯子里,为了让奶茶凉得慢一些,下列做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加盖、嵌入泡沫塑料内
B.无盖、外包毛巾
C.杯上加盖
3.如图,1666 年艾萨克 牛顿利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了(  )
A.红色光 B.紫色光 C.七色光
4.通过以下(  )的方法能够制造彩虹。
A.阳光下吹肥皂泡
B.阳光下用喷雾壶喷雾
C.阳光下放一盆水
5.如果我们要观察太阳光的颜色,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望远镜 B.近视镜 C.三棱镜 D.放大镜
6.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盘,在圆盘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我们看到快速旋转的圆盘是(  )的。
A.彩色 B.白色 C.红色
7.在进行光的研究实验中,小明将两支铅笔分别垂直、倾斜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甲是笔直的、乙是弯折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8.冬天,我们用暖宝宝来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叫做(  )。
A.热对流 B.热传导 C.热辐射 D.无法确定
9.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
A.直射 B.反射 C.折射
10.晚上我们能在台灯下看书、写字,主要利用了(  )的原理。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11.热能够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但热传递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图中C处加热,关于A、B、D三处蜡油融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D再B后A B.先B再A后D C.先B再D后A
12.清晨,阳光从玻璃窗射进来,地面上有窗户的影子,这个现象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13.结合本学期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音乐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C.不生病就是健康
D.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则响度越大
14.士兵利用潜水艇上的潜望镜能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军情,主要利用了光的(  )原理。
A.反射原理 B.折射原理 C.直射原理
15.黑色卡纸做成的圆柱,一端开口,一端封住,眼睛紧紧贴在开口处观察,形成一个完全不透光的环境(如图),观察者(  )。
A.能完全看清乒乓球
B.不能看到乒乓球
C.能看到模糊的乒乓球影
16.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月光是(  )
A.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B.月球自己发出的光 C.月球反射地球的光
17.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树底下乘凉
C.先见闪电,后听雷声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面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的光很亮,所以它们是很好的光源
B.有些物体自身发光时不需要能量
C.将台灯关上,它就不是光源了
19.小孔成像的现象是(  )发现的。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20.对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外壳的保温杯一定比塑料外壳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B.深色的保温杯一定比浅颜色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C.厚的保温杯一定比薄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D.保温杯的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使保温效果更好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米。(  )
22.在制作彩色轮时,如图所示,我们需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23.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光的传播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  )
24.彩色电视机运用了光的三原色原理。(  )
A.正确 B.错误
25.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的线路一定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
三、实验探究题(共25分)
26.把5个蜡环(从左往右依次是1号、2号、3号、4号、5号)均匀地粘贴在铜棒上,然后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如下图所示。
(1)   号蜡环先掉下来;   号蜡环最后掉下来。
(2)蜡环在铜棒上是按照离热源   顺序掉下来的?
(3)若把酒精灯移到3号蜡环下方,则   号和   号蜡环最后掉下来。
(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
27.探究二:我们再试着利用手电简、木圆柱、一张白纸让影子发生变化,看看影子又有那些特点。
(1)让我们用手电筒从木圆柱不同的侧面照射(见图②),我们发现影子的形状都   。
(2)通过图②我们可以得知,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总是   的。
(3)让我们在手电简和白纸之间移动木圆柱(见图③),我们发现,影子的大小和遮挡物离光源的远近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近,影子    ;遮挡物离光源远,影子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该应用的是凹面镜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和聚集作用。
2.【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加盖、嵌入泡沫塑料内可以让热传递的更慢一些。
3.【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是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
4.【答案】B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光在小水珠中发生色散形成的,B符合题意。
5.【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中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6.【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复合而成的,白光也是的,当快速转动时,我们看到的时白色,B符合题意。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观察图中玻璃杯中的铅笔,倾斜放入的乙杯中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8.【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用暖宝宝来取暖时热量会从暖宝宝上传递到我们人体上,属于热传导,热对流一般在液体和气体中传递。
9.【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平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0.【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晚上我们能在台灯下看书、写字,主要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1.【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热传递的能力不同。金属铜热传递的能力比铝好,铝比铁好。
12.【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所以清晨,阳光从玻璃窗射进来,地面上有窗户的影子,这个现象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1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棱镜;噪音
【解析】【分析】
A、白光是由多种颜色复合而成的光,不属于单色光,题目说法错误。
B、音乐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如心理疾病。题目说法正确。
C、不生病不代表着健康,生病是将身体的毛病显现出来,不生病不意味着身体没毛病。题目说法错误。
D、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题目说法错误。
14.【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 。
15.【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的眼睛之所以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在完全不透光的环境下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
16.【答案】A
【知识点】光源;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的部分是反射了太阳的光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17.【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方式,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先见闪电后听雷声属于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应用。
18.【答案】C
【知识点】光源
19.【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这个现象是中国古代墨子发现的。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20.【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水瓶
【解析】【分析】 保温杯的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可以更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温效果更好。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速度可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30万千米。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图中的彩轮是红、蓝、绿三种颜色。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当光遇物体时,也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的传播路线也会改变。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彩色电视屏幕就是由这红、绿、蓝三种发光的颜色小点组成的。由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由空气斜向射入水中时,光的线路一定会发生变化,而垂直射入则不会发生线路变化,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6.【答案】(1)5;1
(2)由近及远
(3)1;5
(4)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27.【答案】(1)不同
(2)相反
(3)越大;越小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分析】(1)光照射到的面不同,形成的影子就不同,由图可知,从不同的面照射同一个物体,影子形状不一样。
(2)影子是由于光前进过程中遇到遮挡物形成的,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和光前进的方向相同。
(3)影子的大小与光源、遮挡物、屏三者之间的距离有关,当光源位置不变时,遮挡物距离光源越近(距离屏越远),影子越大。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75.0(75.0%)
主观题(占比) 25.0(25.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5(92.6%)
主观题(占比) 2(7.4%)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实验探究题 2(7.4%) 25.0(25.0%)
单选题 20(74.1%) 60.0(60.0%)
判断题 5(18.5%) 15.0(15.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噪音 3.0(3.0%) 13
2 棱镜 21.0(21.0%) 3,4,5,6,13,22,24
3 光的反射 12.0(12.0%) 1,9,10,14
4 热传递 24.0(24.0%) 8,11,20,26
5 光源 6.0(6.0%) 16,18
6 水瓶 3.0(3.0%) 20
7 光的传播 28.0(28.0%) 12,15,17,19,21,23,27
8 影子 10.0(10.0%) 27
9 制作潜望镜 3.0(3.0%) 9
10 光的折射 9.0(9.0%) 4,7,25
11 月球的特征 3.0(3.0%) 16
12 声音的强弱 3.0(3.0%) 13
13 材料的导热性 3.0(3.0%)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
二、判断题。(对的涂A,错的涂B,每题3分,共15分)1[A][B] 2[A][B] 3[A][B] 4[A][B] 5[A][B]
实验探究题(共25分)1、答:2、答: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