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四单元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B.地面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C.海洋中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2.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主要与( )有关。A.温度 B.空气 C.光照 D.湿度3.我们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发现水结冰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4.做“造霜”实验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A.0℃ B.0℃以上 C.0℃以下5.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成冰后体积( )。A.增大 B.减小 C.不变6.下列属于降水形式的有( ) 。①雨②雪③冰雹④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凝固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 )℃。A.100 B.0 C.50 D.58.掀开锅盖时,冒出的“白”水( )状态。A.气体 B.液体 C.固体9.冬天,挂在阳台上的衣服结了一层冰,太阳下冰融化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B.冰和水都会流动,都有固定的形状C.冰和水状态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10.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盐结冰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制造更高的温度11.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清晨看到小草上有露珠B.冬天水管容易爆裂C.塑料瓶里的水结冰后瓶子鼓胀12.冬天,向窗户上“哈气”(呼出一大口气),会看到窗户上出现一片小小的水珠。这些水珠( )A.是我们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B.是窗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C.是窗户渗水了13.小华和爸爸一起喝茶,他发现在茶壶上方的空气中有很多的“白汽”如图所示,这些“白汽"其实就是( )A.水蒸气 B.小水珠 C.冰14.冬天,气温骤降,水管会爆裂( )A.水结冰,体积变大,把管子撑裂了B.水太多,把管子撑裂了C.管子很脆,容易裂15.夏日的清晨,会看到植物叶子上有露珠,这些露珠可能是( )。A.氧气变的B.植物冒汗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16.常常出现在晴天的云是( )。A.大团、堆积的云B.均匀成层、灰色的云C.纤维、羽毛状云17.下列现象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春天里,冰雪融化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珠C.用水擦黑板后,一会儿就干了18.冬季的早晨,有时在草木、地面上会看到一些白色的冰晶,叫做( )A.雾 B.霜 C.露19.要使聚集在高空的水再回到地面,所依靠的途径是( )。A.降雨 B.降雪 C.降水20.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时( )成了水珠。A.融化 B.凝结 C.蒸发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21.高空中的云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2.严寒的冬天里,水管会涨裂,这是因为水管不结实被冻裂了23.天空中有云,一定会下雨。 ( )24.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杯壁渗出来的。25.水、冰、水蒸气是不同种物质。三、实验探究题(共25分)26.在探究“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器材可供选择。①两杯常温的自来水②两杯不冒热气的温水③两杯冒着热气的热水④两块相同的玻璃片⑤两块相同的铝片⑥酒精灯、火柴、小废物桶⑦试管夹或坩埚钳(1)在①、②和⑧之间,你的选择是( ),原因是( )。(2)在④和⑤之间,你选择的是( ), 原因是( )。(3)在这个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4)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5)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 )。27.如图所示,两个一样大小的易拉罐,1号易拉罐内放入冰块,2号易拉罐内放入冰块后,再撒入适量的盐,将两个易拉罐都放在潮湿的地方。(1)过一会儿,1号易拉罐外壁上会出现很多 ,2号易拉罐外壁上会出现很多 。(2)通过实验推想: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形成的。(3)露的形成温度在 ,霜的形成温度在 。 (0℃以上/ 0℃以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海洋中的水虽然不是淡水,但是也会通过太阳蒸发进入水循环。所以此题选C。2.【答案】A【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日常生活中,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主要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到沸点水才可以沸腾,温度降低到凝固点,水才可以结冰。3.【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结冰后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4.【答案】C【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把冰块和食盐混在一起,冰块本身总会化一点点。溶化需要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冷下来了。溶化了的冰块变成了水,食盐又被溶化在水中。食盐的溶化也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如此重复冰块溶化和食盐溶化的过程,每次变化,周围都失掉了热量。就这样,周围的温度能下降到0℃以下,甚至能下降到零下20℃左右。5.【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变为冰是从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增加的,所以冬天水缸容易产生裂纹。6.【答案】A【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冻、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7.【答案】B【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8.【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蒸气是一种无色的气态,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而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变化而来的小水珠。煮熟饭后掀开锅盖,冒出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9.【答案】A【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冰和水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状态,属于同一种物质,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冰是固体,没有流动性。10.【答案】B【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盐能加速冰的融化,快速吸收热,所以水就结冰了。11.【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冬天水管容易爆裂是水结冰之后体积变大,水由液体变为固体;塑料瓶里的水结冰后瓶子鼓胀,水由液体变为固体。12.【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嘴里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表面凝结为小水珠。13.【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茶壶上面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并不是水蒸气本身。14.【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冬天,气温骤降,水管中的水会结成冰,体积会变大,所以水管会发生爆裂。15.【答案】C【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清晨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16.【答案】C【知识点】云的种类【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 、多云 、阴天 。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了积云、卷云和层云 三类,晴天时云是纤维,羽毛状的云。17.【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 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冰雪融化属于融化;用水擦黑板后,一会儿就干了属于水的蒸发。18.【答案】B【知识点】降水形式【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冬季的早晨,有时在草木、地面上会看到一些白色的冰晶,叫做霜。19.【答案】C【知识点】降水形式【解析】【分析】要使聚集在高空的水回到地面,可以使降雨、降雪、降冰雹等等,降水包含降雨、降雪、降冰雹等,所以选C.20.【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根据对凝结的认识,盛装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可见B正确。21.【答案】(1)正确【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由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和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组成的。22.【答案】(1)错误【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结冰之后,体积会变大,把水管撑破了。23.【答案】(1)错误【知识点】云的种类;云量【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云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天气的情况,天空中有云的话,天气可以是阴天或者多云,不一定会下雨。24.【答案】(1)错误【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25.【答案】(1)错误【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 水、冰、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都是水。26.【答案】(1)③;水的温度高,水蒸发快,实验效果明显。(2)④;透明的玻璃片更容易观察。(3)玻璃片是否加热。(4)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5)草叶上的露珠。【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1)在探究“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在①两杯常温的自来水、②两杯不冒热气的温水、③两杯冒着热气的热水之间,选择、③两杯冒着热气的热水,原因是水的温度高,水蒸发快,实验效果明显。(2)在④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和⑤两块相同的铝片之间,选择的是④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原因是透明的玻璃片更容易观察。(3)对比实验一般设定一个实验变量,即对比实验只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在这个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玻璃片是否加热。(4)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5)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草叶上的露珠。27.【答案】(1)小水珠;小冰晶(2)水蒸气(3)0℃以上;0℃以下【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 霜的形成过程与露相似,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气温降低凝结而成。只不过,形成霜的时候,水汽析出凝结的温度,即露点温度,降到了0℃以下,因此形成霜的露点温度也被称为霜点温度。另外,露是液态水珠,而霜一般是白色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植物的叶片上或者土块儿、栏杆等非生命物体上。试题分析部分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100分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75.0(75.0%)主观题(占比) 25.0(25.0%)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5(92.6%)主观题(占比) 2(7.4%)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实验探究题 2(7.4%) 25.0(25.0%)单选题 20(74.1%) 60.0(60.0%)判断题 5(18.5%) 15.0(15.0%)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 难易度 占比1 普通 (100.0%)4、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1 降水形式 6.0(6.0%) 18,192 云的种类 6.0(6.0%) 16,233 云量 3.0(3.0%) 234 自然界的水循环 24.0(24.0%) 1,6,9,25,275 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3.0(3.0%) 26 凝结 40.0(40.0%) 8,11,12,13,15,17,20,21,24,267 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24.0(24.0%) 2,3,4,5,7,10,14,22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学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二、判断题。(对的涂A,错的涂B,每题3分,共15分)1[A][B] 2[A][B] 3[A][B] 4[A][B] 5[A][B]实验探究题(共25分)1、答:2、答: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上科学第四单元(含答案解析和答题卡).docx 科学答题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