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并能通过具体的数据学会计算它们的方法。2.理解气温的时间变化,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变化的原因。3.学会绘制和分析任何一个地方的气温曲线图。过程与方法 1.用设问质疑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展开讨论,然后互相交流不同意见。2.通过学生自己绘制气温曲线图,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绘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描述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有用,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二、目标导航㈠预习热身1.气温是指大气的 。 气温的高低常用 来测量,单位是 ,读作 。2.午热晨凉是指气温的 ;冬寒夏暑是指气温的 。3.我们通常用 来表示一个地方气温的时间变化。老师点拨: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思考感悟:三、活动与探究一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内容:气温的日变化。方式:让几个学层次不同的同学叙述自己每天不同时刻对气温的亲身感受。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读图4.3“北半球某地气温的日变化”,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气温日较差数值大小的变化,从而得出气温日变化的规律。㈢评价与交流(启示)活动与探究二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内容:气温的年变化。方式:学生叙述自己在不同季节对气温的亲身感受。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读图4.4“北半球某地气温的年变化”读图时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年较差数值大小的变化,从而得出气温年变化的规律。㈢评价与交流(启示)四、巩固提高㈠达标自测4.5. 气温是指:( )A. 大气和地面温度的平均值 B. 大气的冷暖程度C.地面的温度 D.地面温度的变化情况6.某地测得十月一日这天的气温,记录如下:2时7℃,8时10℃,14时22℃,20时13℃.则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A. 22℃ B. 13 ℃ C.10 ℃ D.7℃7.冬寒夏暑是指气温的:( )A. 日变化 B. 月变化 C. 季节变化 D.年变化㈡巩固提高1.一天当中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 晚上12点 C.凌晨2点 D.半夜2.某地的7月平均气温为24.8 ℃ ,1月的平均气温为-5.6 ℃ ,其气温年较差为:( )A. 19.2 ℃ B. 19 ℃ C. 30.4 ℃ D.30℃3.一年之中,在北半球大陆上,气温最高的月份一般出现在:( )A、1月 B、6月 C、7月 D、8月7.读下面A、B、C三个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2)气温变化状况与太原最接近的是 地,气温曲线弯曲程度 ,其显著特点是:气温年较差 , 分明,冬夏气温变化显著。(3)C图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温度约为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月,温度约为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4.绘一绘(根据我国某地全年气温分布资料,绘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6) 7.6 9.5 12.6 16.1 18.9 19.6 19.7 19.1 17.5 15.0 11.3 7.9该地最有可能是 。A.哈尔滨 B.北京C.昆明 D.海口㈢我的疑惑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㈣课外阅读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日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化。一天之内,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一般说来,高纬度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度小些。据统计,热带的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2 ℃,温带为8~9 ℃,极地只有3~4 ℃。地表性质和地形对气温的日较差也有显著的影响,例如,海洋上气温日变化比大陆小得多,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地要小。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受地理纬度、地表性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高纬比低纬大,所以,气温的年变化随纬度的变化与日变化相反,即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在西伯利亚),达102 ℃。世界年较差最小值出现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只有0.6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规律,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气温空间分布图,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气温分布图的学习,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二、目标导航㈠知识回顾1.㈡预习热身2.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 。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呈闭合状,表示有 或 中心。老师点拨: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思考感悟:三、活动与探究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内容:了解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方式:出示自学提纲,大家分组探讨学习。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分析图4.9和图4.10“世界部分地区一月、七月气温的分布”,步骤如下:1.观察图中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你能说出判断的理由吗?2.观察20℃等温线从左到右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地方在哪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再继续观察图4.9中,10℃等温线为什么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了一个拐弯?这里是什么地形?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㈢评价与交流(启示)四、巩固提高㈠达标自测4.5.在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说明:( )A.气温差别越大 B.气温差别越小C.降水差别越大 D.降水差别越大6.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由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B.气温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C.等温线与与纬线大致平行D.1月同纬度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气温㈡巩固提高1.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分布在:( )A.北极地区 B.欧洲北部 C.南美南部 D.南极大陆2.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3.下列有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C.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D.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5.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麓郁郁葱葱,山顶白雪皑皑,形成“赤道雪景”的奇特景观,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位置 C.海陆位置 D.洋流位置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 ,高纬度地区气温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纬度范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纬度范围)。(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级,气温 。(4)在青藏高原地区,等温线呈闭合状,说明那里是一个 中心。(5)上图中下列各地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A.悉尼 B.北京 C.纽约 D.新加坡7.读右图(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这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图?为什么?(2)图中A、B两地处在陆地上的是 ,处在海洋上的是 。㈢我的疑惑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㈣课外阅读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在地球表面,距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难怪,宋朝苏东坡也发出感叹:“高处不胜寒”。在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地点的气温也是随海拔高度降低的,不过在山地的测点与低处平原的测点都接近地面热源。为什么也会有这种温度差别呢?原因是山地凸出于自由大气中,高山上的温度除了受本身的地面热原影响外,还受到自由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山越高,山地地面温度与自由大气温度的差值就越大,自由大气对山地气温的调节作用就越明显。例如,庐山比九江高出1132米,冬季1月平均温度却从4.2℃降到-0.2℃;夏季7月从29.4℃降到22.5℃。冬季降低了4.4℃,夏季降低6.9℃。我们把两个地点的温度差除以它们的高度差(以100米为单位),就得到它们之间气温的温度梯度,九江与庐山的温度梯度1月是-0.39℃/100米,7月是-0.61℃/100米。温度梯度不仅随季节变化,而且随地形具体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秦岭北坡就小于南坡,北坡年平均温度梯度-0.45℃/100米,南坡却有-0.54℃/100米。主要原因是在冬季,北坡有冷空气经常聚集,减少了盆地与高山的温度差值。北坡冬季月温度梯度只有-0.34℃/100米,而南坡处在冷气流的北风位置,1月仍有-0.54℃/100米,但在夏季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南北坡温度梯度都是-0.55℃/100米。另外,由于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高山上的温度年变化和日变化也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用最热月温度减去最冷月的温度的差值表示年变化,称为年较差。九江的年较差为25.2℃,到庐山就降到22.7℃,年较差不仅随高度减少也可因坡向不同而有差别。秦岭以北的西安年较差达27.6℃,到华山降到24.2℃,可是在秦岭以南的安康年较差只有24.2℃,与华山几乎没有差别。当然,这与安康纬度偏南,云、雾及降水较多的也有很大关系。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日变化:年变化:(北半球)气 温 的 时 间 变 化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出现在:日变化:年变化:(北半球)气 温 的 时 间 变 化影 响 气 温 的 主 要 因 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 气温较高; 气温较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 气温较高; 气温较低。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 ;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dishi:地势越 ,气温越 ,海拔每升高 米,气温下降约 。悉尼北京纽约新加坡10℃9℃11℃某地1月份等温线分布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