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上册3.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3.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用多种方式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和地形的多样,认识祖国的壮丽山河。
道德修养:加深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引导学生建立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法治观念: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能够自觉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做到文明出行。
健全人格:了解我国各地的生活习惯与方式,要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责任意识:了解我国山川、河流的分布。
话题二 《好山好水好风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好山好水好风光
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了解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
在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地图,观察长江、黄河的走向,体会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因此,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向大海。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我国的名山大川、设计一次旅游攻略。
在第二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并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感受:学生通过小组分享,感受我国是一个世界 自然遗产众多的国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并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云南石林、贵州荔波等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的丹霞地貌景观,感受这些独特的美景、理解它们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原因。
在第三个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角内容,说一说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次,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谈谈如何保护世界遗产、有哪些做法值得提倡。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旅游文明公约》,分享如何用行动爱护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