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本节课重点内容:时刻、时间间隔、位置、位移、矢量、标量、位移-时间图像、打点计时器时间 位移 要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清楚“时间”一词的含义。一、时刻和时间间隔09:0018:40第二天06:239小时40分50秒11小时42分10秒飞船点火展示国旗飞船着陆时刻:指一瞬间,或一个时间点。 (点)时间间隔: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段)重点知识第4秒初第4秒末( 4秒内)第4秒(第4秒内)前4秒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重点知识1.下列说法中,属于时刻的是( )A.早读30分钟 B.早晨6:40起床C.第1 s内 D.前1 s内B针对训练2.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2022年9月6日10时24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发射升空B.某同学在校运动会上110m跨栏成绩是14. 10sC.一辆汽车在第10s末开始加速行驶D.我们12时15分开始吃午饭B针对训练3.(多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B.“第2s内”和“前2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 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BC针对训练4.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 s内针对训练B 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物体的位置描述清楚了,该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呢?某人从北京北京去重庆(1)乘火车;(2)乘飞机;(3)先乘火车,后乘船。思考:这三种方式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的地方?思考 通过某人从北京到重庆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三种方式所经过的线路不同,也就是运动路径不同,这就是初中所学的路程。 三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从北京到重庆,也就是说初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即位置的变化是相同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描述这个人的位置变化,这个有向线段就是这个人的位移。思考2.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3)大小: 线段的长度(4)方向:初位置 → 末位置(1)定义: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5)符号: △x ,单位:m重点知识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遵循一般运算法则下列物理量中,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力 速度 位移 长度 温度 质量 时间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重点知识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yOxAB重点知识1.一小球从5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离地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 )A.6m,1mB.6m,4mC.5m,4mD.5m,1mB针对训练2.王芳同学晨跑时,从A点出发,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C为一半圆,当其到达C点时,其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500m 500mB.500m 0C.614m 314mD.614m 500mD针对训练物体做直线运动,怎样在坐标上求物体的位移呢?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0x1x2Δx思考任一段时间位移△x可用运动质点末位置减初位置如图,质点在A、B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__.XA=3mXB=-2m-5m5m如质点从B运动到A,△ x =——————如质点从A运动到B,△ x =——————针对训练正负只代表方向位移-时间图像(x-t图)Oxt 为直观地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直角坐标系中选时刻 t 为横轴,选位置 x 为纵轴。通过它能直观的看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如果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O,则位置与位移大小相等(Δx=x),此时,位置—时刻图像,也称为位移—时间图像,即 x-t 图像。从 x-t 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移。重点知识t/sX/mOt1t2t3t4x1x2x3x4ABCD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重点知识t/sX/mO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静止重点知识0t / sx / mabt1X1两图象的交点代表两物体相遇a.图线向上走代表物体向正方向运动b.图线向下走代表物体向负方向运动重点知识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 )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 质点第三秒内的位移是 2 mC. 此图像表示了质点的运动轨迹D. 该质点前四秒内的位移是 2 m1Ox /mt/s234562468D针对训练2.(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位移时间图像图象,则( )A.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的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物体在时刻相遇ACD针对训练3.(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中可以看出 ( )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ACD针对训练用频闪照相机来分析运动的位置导入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原理 在电磁作用下,振针振动打点 脉冲电流放电打点打点方式 振针和复写纸 电火花和墨粉电源 约 8V 交流电源 220V交流电源周期 电源频率为50Hz时,都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误差来源 纸带与限位孔、复写纸的摩擦,纸带与振针的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精确性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更为精确对比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然后把它固定好。安装纸带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起始点),往后数出若干个点。例如数出 n 个点,算出纸带从起始点到第 n 个点的运动时间 t 。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第 n 个点的位移 x 。测量之前先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时间及位移实验1.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放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ABDEC针对训练2.(多选)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可以使用4.5V的直流电源B.当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时,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C.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用手牵动纸带,后接通电源D.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可以直接得到任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BD针对训练1.时刻:时间轴上的一点3.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时间间隔:时间轴上的一段4.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5.直线运动的位移:初、末位置可以用位置坐标 x1 、x2 表示位移大小为:Δx= x2-x16.位移—时间图像:把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作为原点,位置等于位移大小7.两种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是50 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