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道德修养:了解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做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法治观念: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责任意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话题一 《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本课时数学逻辑设计: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况——知道民族分布的特点——认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在第一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饼状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
在第二个环节,首先,教师让学生围绕提前调查的本班(也可以扩展到本年级)、本社区的少数民族情况进行交流,并借助课前查到的资料,说说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分布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标画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并借助教材第55页活动园里的图文资料,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特点的理解。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我国各民族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活动园,以茶马古道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并结合自己课前查到的资料,讲讲这方面的事例。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到,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进而懂得“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