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认识自己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通过自我探索和典型案例分析,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认识自己的内容,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评价。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人贵自知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设计 相关说明导入新课 思考: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内容包括哪些? 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问题导入,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于自我认识的思考。环节一:人贵自知 【活动一】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小刚的故事(1) 阅读故事并思考: (1)小刚对自己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归纳: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增强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及阅读补充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了解青少年关注自我的原因,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愿望。2.案例分析:小刚的故事(2) 阅读故事,思考: (1)小刚拒绝比赛的行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2)小刚拒绝参赛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二】青春期关注自己的原因 阅读材料:埃里森人格发展理论 归纳: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环节二: 认识自己 【活动三】认识自己的内容 1.课前完成任务单:自我介绍 2. 分析两个学生的自我介绍 思考: 两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哪些内容? 3.知识窗:认识自我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通过完成课前任务单及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明确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我认识的途径。通过察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差异之处,掌握自我评价的具体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活动四】认识自己的途径——自我评价 1.拓展延用上一个案例“自我认识” 思考:两位同学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 归纳: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自我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 2.知识窗:自我评价的方法(P29)【活动五】认识自己的途径——他人评价 1.案例分析:不同的“我” 阅读案例,思考回答: (1)为什么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 (2)“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归纳: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知识窗: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归纳: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认识自己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了解了认识自己的内容,通过自我评价和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回应开头问题,总结全课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