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1、可喜之处: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应该在家完成的实验有部分学生没有做,对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我们的脑》、《沉与浮》、《地表的变化》、《物质变化》、《热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动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2、过程与方法: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建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教学策略1、抓住先发散后集中,不断验证的过程落实“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训练重点。2、教、扶、放,先让学生明确大致的“路数”,模式(包括表述的语言、方式)出来之后再逐渐放开。3、挖掘科技史与教学内容之间、探究能力训练重点之间的结合点。4、抓住重点单元、重点课,落实能力训练重点。5、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6、发挥科技史的教育作用。继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五、教学进度安排表第1-3周:第一单元 第4—6周: 第二单元 第7-9周:第三单元 第10—12周:第四单元第13-15周:第五单元 第16—18周:第六单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