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官僚机构臃肿,官吏过多;材料二反映了北宋官员待遇优厚,官职有升无降,开支巨大。(2)加强中央集权,增设机构以制衡官员,科举录用名额增多。形成了“积贫”局面,社会危机严重。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速读课本内容,查出辽,北宋,西夏“三兄弟档案”,完成表格。自学目标一:穿越时空,查证史实!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族东京或汴京(今开封)西夏1038年元昊
党项族兴庆(今银川)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金辽北宋辽北宋西夏辽北宋西夏北宋辽西夏ABCD√1、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
后学农耕定居
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
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4、时间:916年
5、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返回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契丹1.宋辽和战:P55
(1)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原因)?北伐的结果如何?此后北宋采取什么政策?
(2)“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认识它的影响?自学目标二:分析史实,找出真相!杨业宋辽和战北伐失利守内虚外澶 渊 之 战 北宋与辽的碰撞寇 准宋真宗 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辽方输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并约定在1005年1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渊之盟”。
辩一辩正方:北宋与辽签定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不可取。 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岁币”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消极方面)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 (积极方面)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守内虚外1004年澶州战役1005年澶渊之盟战和西 夏西夏西夏的兴起1、党项族居中国西北,游牧;
后学农耕定居
2、国名:大夏,史称西夏
3、建立者:元昊
4、时间:1038年
5、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
二、宋夏之间的战与和1、战的原因、结果2、和的原因、结果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 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澶渊之盟澶州大战兴庆 北宋2.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4.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1.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北宋与辽、西夏达成和议的积极意义 三、碰撞中的融合 农牧文化逐渐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学会农耕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生产方式与技术……西夏铜牛北宋的政治制度:皇帝中书门下枢密院宰相——三司使参知政事枢密使
枢密副使契丹文字辽西 夏 印 章 钱币辽西夏辽 西 夏 器 物效仿契丹人穿衣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
宋徽宗再次下诏:

“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史》卷153)契丹服饰汴京有“乳酪张家”
临安有“贺家酪面”契丹人吃肉除煮食大块鲜肉外,还发明了用火锅涮食肉片。今日南方人冬季所食之火锅涮羊肉。契丹人还把乳酪传入中原,这皆是契丹人饮食文
化对汉族影响的一个例证。 契丹和党项占领了中原王朝的部分领土之后,“役中国(中原)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结合下面资料和前面所学的内容,请为材料中加点句子提供史实作为注释,并分析起到了什么社会效应?辽王朝仿效中原王朝政治制度用汉人为“南面官”,管理境内的各民族
西夏、契丹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
西夏、辽王朝诸帝十分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
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创造契丹文字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碰撞中的民族融合作用:1、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2、加速了民族融合3、加速辽、西夏封建化进程。1、960年, (宋太祖)建立 ,定都 。
(东京,今河南开封)。
2、916年,契丹族首领 (辽太祖)建立 政权
后改国号为 。
3、1005年, 宋辽 之间订立和议:
北宋每年送给辽“ ”。历史上称为“ ”,
意义: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但是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
和平局面。
4、1038年, 首领 建立 定都 ,史称 。
5、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
,北宋送给西夏“ ”。
6、北宋和辽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和约共同点是:

7、澶渊之盟、宋夏和约的意义(作用):
结束战争,维护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
赵匡胤北宋汴京耶律阿保机契丹辽岁币澶渊之盟党项族元昊大夏国兴庆西夏夏对宋称臣岁币北宋每年送去岁币给辽和西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