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3.2 摩擦力一、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学情分析第二节 摩擦力五、教法和学法六、教学程序设计七、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从静摩擦力入手,然后介绍滑动摩擦力。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的。就地位而言,由于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所以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力和机械》一章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但还不会具体的计算。会分析简单的现象,但不深入。另外,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以及初步具备了探究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目标与素养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应用公式f=FN解决实际问题情境与问题1、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4、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摩擦力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重点: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难点:1.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感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导学生分析其规律和区别,使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另外做演示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发现f= FN的规律并理解其物理内涵,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讲授、讨论并让学生亲自动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实验探究,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合作交流,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差异性的原则,在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的知识和技能,物理的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物理经验。六、教学程序设计由问题导入课题由生活中的事例得出概念激发兴趣进行实验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人用力推箱子,但箱子仍然静止,这是物体受到了静摩擦力作用的原因,请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并给出静摩擦力的定义。动动脑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探究)F拉力F静摩擦力实验表格设计砝 码 总重量物体是 否移动可得出的结论: 静摩擦力大小不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探究实验0.5N1.0N1.5N2.0N2.5N……否否否移动移动……一、静摩擦力3.2 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固定值,它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总是和外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主要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3、最大静摩擦力4、静摩擦力的范围05、静摩擦力的应用传送带、电梯等人用力推箱子,箱子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箱子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原因,引出滑动摩擦力动动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跟物体间的压力(正压力)有关C.跟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1、被拉物体的材料和质量完全一致2、底板木块一块是光滑的,另一块上垫有毛巾。光滑的表面上垫有毛巾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未加砝码上加有砝码2、底板一模一样1、被拉物体的材料和质量完全一致,上有无砝码不同。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滑动摩擦力和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有关物体平放物体竖放1、被拉物体的材料和质量完全一致2、底板一模一样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利用控制变量(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控制变量法),通过几组实验的对比结果,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一步的实验得出计算摩擦力大小的公式。对比实验得出结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实验表格设计滑动摩擦力大小计算公式推导砝码和物体总重量弹 簧 测 力计读数可得出的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成正比3N4N5N6N7N……0.9N1.3N1.4N1.8N2.0N…… 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 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f=μFN3.2 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利用毛刷实验得出结论)3、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的物体之间有压力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三者缺一不可)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实验探究)1、定义两个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二、滑动摩擦力f=μFN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有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3)如果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例题1:一、静摩擦力1、定义2、大小和方向§3.3 摩擦力3、最大静摩擦力4、静摩擦力的范围5、静摩擦力的应用二、滑动摩擦力1、定义2、大小和方向3、产生条件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f=μFN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如何判别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3.完成问题与练习。补充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知识。小结和思考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