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运动的快慢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运动的快慢 教案

资源简介

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会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知道速度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并会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流程:观察视频与图片→提出问题→比较运动的快慢→深化练习
观看图片:蜗牛爬行、人骑自行车、飞机在天空飞行
提出问题:蜗牛、自行车、飞机都在运动,它们运动的快慢一样吗
观看百米赛跑视频:
问题1:谁跑的最快 为什么
让甲同学先跑5S再比较他们的路程,行吗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思考
观看百米赛跑成绩单:
问题2:
谁跑的最快 为什么
让甲同学跑100m,乙同学跑200m再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行吗
练习:1龟兔赛跑的图片
① 乌龟和兔子开始起跑后,兔子飞快的跑在了最前面,是通过那种方法比较快慢的
② 骄傲的兔子中途睡起了大觉,当它跑到终点时发现乌龟早早的站在了终点,是通过那种方法比较快慢的
2根据成语比较快慢
“一日千里”和“一日百里”那个快 为什么
观察现象 学生观看和运动快慢有关的现象: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总结归纳: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进一步体会用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的目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通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并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学科间渗透”的意识
(二)新课讲解
(二)引出速度定义
流程: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设计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引出速度定义
提出问题:
小聪同学跑100m用了20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5s,要知道他俩谁跑的快,应该怎么办
继续深化:
哪种方法比较好
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定义式:
速度 = 路程/时间
用符号表示为:
提问:
路程的国际单位是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那么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小结:速度单位是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构成的组合单位
提出问题:
①你知道的速度单位还有哪些
②你知道哪一个速度单位在交通运输中最常用吗
观看图片:
①汽车的仪表盘:汽车此刻的速度是多少
②公路旁的限速牌:若以刚才的速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安全吗
针对练习
讨论交流,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找出比较快慢的方法。
通过数值大小比较得出: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这种方法比较好(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使概念得以深化。
学生回顾思考:
m/s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组长代表回答。
Km/h
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学生数学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速度单位换算
流程:提出问题→分别换算路程与时间单位→解决问题→练习巩固
提出问题: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小结:
1m/s = 3.6 km/h
km/h = 1/3.6 m/s
针对练习
观察图片:
①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合多少km/h
②人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什么含义
③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速度是多少
学生的猜想是模糊的、片面的。猜想的正确性有待于计算的检验,适时进行换算指导
学生归纳
学生思考并回答
练习单位的读法、速度的含义、单位的换算
通过单独换算路程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组合单位并学会换算方法
通过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其他物体运动的快慢
(四) 认识匀速直线运动
流程: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①动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②甲乙两图运动的小车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观察图片
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变速运动中,我们如果粗略的计算,可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速度,我们把这样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五) 求平均速度
流程:实例问题→学生思考→规范解题步骤→练习应用
巩固应用例题: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运动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请问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板书设计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公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