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会主义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进入社会主义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有人对中国的经济做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工业是王二麻子,商业是林家铺子,交通运输业是骆驼祥子。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大机器制造业和现代技术装备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五计划指方向,中共中央来领航。
全国人民齐努力,建设事业更辉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图片展交通运输业成就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12厂
(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
公路的修建,密切了西南、
西北广大地区同全国各地的
联系。联系教 材中巩固新 生政权的 相关内容 ,想一想, “一五” 计划是在什 么样
的背景下展开的?
你认为“一五”计划完成后,毛泽东曾感慨的问题解决了吗?试举例说明。

我国“一五”计 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 仔细阅读方针思考一五计划为什么能提前完成?
为什么重点发展重工业呢?1重工业地位重要;
2加强国防需要;
3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
4近代重工业极端落后
5国际: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威胁不足探究思考东北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比例失调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思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否意味着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思考
思考
思考
思考
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政治上: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思考
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吗?为什么?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思考
1、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在经济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85、6%14、2%社会主义改造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主要内容: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
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〇上述两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〇土地改革后,当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但是现在中国农村土地是属于农民私有吗?历史的回顾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上述两幅画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目的是什么?农民的态度又是怎样?
土地改革
地主 农民
个体 个体
私有制 私有制
(主人变,性质不变)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 农民
个体 集体
私有制 公有制
(主人不变,性质变)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历史的回顾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农户和手工业者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改造结果:个体所有制(私有制)→集体所有制(公有制)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的回顾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是指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社





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农村合作社的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公私合营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概况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中国什么时候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呢?你了解吗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意义:
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良好开端)
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背景: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意义:中共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