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大单元教学设计)目录:单元课标解读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情境任务设计单元课时安排(二课时)课时教案(见同步教案)单元跨学科学习单元背诵清单单元复习设计单元评价(检测反馈)二、具体内容【单元课标解读】1、2022年课标要求:〖导论〗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内容要求〗1-2.中古世界: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非洲、美洲的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2、2022年课标解读:1)唯物史观:知道大化改新使日本从落后的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认识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2)时空观念:能够按时序论述日本的发展历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及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识读《阿拉伯帝国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基本进程。3)史料实证:阅读大化改新的相关史料,分析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分析史料,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建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历史解释: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知道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出现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分析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影响,了解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出现的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5)家国情怀:知道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一场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认识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种重要途径;了解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体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本单元二个关键词:一是亚洲国家,二是封建时代。“日出之国”(日本)与“新月之乡”(阿拉伯),这两个国家与地区在当今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国家。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①古代日本学习要点:大化改新;武士与武士集团。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学习延伸:了解日本的幕府统治。②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帝国学习要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学习提示:初步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政权特征。学习延伸:了解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2、单元大概念架构阶段特征:亚洲国家、封建时代(1)政治: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阿拉伯半岛在穆罕默德的统治下实现了统一。(2)思想文化: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1). 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2).导入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5). 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6). 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4.本单元教材体例以“亚洲国家、封建时代”这一大概念统领内容,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各地发展的特点及其不平衡性,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初步联系。(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方法,思想日渐成熟,有丰富的想象世界和探求欲,时常关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但世界史知识储备较少,基础薄弱,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关注的现实事件入手,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如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天方夜谭》故事中阿拉伯人的智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展示体验中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升华情感。【单元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权;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背诵)内容和意义。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3.掌握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时间、人物、地点;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5.列举世界古代史上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帝国;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认识帝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阿拉伯文化。学习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单元情境任务设计】情境1、学会计算历史年代,制作世界上古时期历史发展时间轴,编写简要的历史大事年表,掌握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世界古代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明晰世界古代史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情境2、观察并识读世界中古时期的各地区示意图,如《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从历史地图中辨识、获取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认识文明发展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情境3、通过解读倭王印、源赖朝、盛甲武士、知识拓展(古代朝鲜)、人物扫描(穆罕默德)、知识拓展《天方夜谭》等图文资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认识图文资料是了解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情境4、搜集世界中古时期相关的图片,将历史图片进行分类,配上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以黑板报、手抄报、历史图集等方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情境5、查阅、整理世界中古时期主要文明成就的相关材料(武士道、伊斯兰教、“智慧宫”、阿拉伯数字、《医学集成)、《医典》、《天方夜谭》等,组织一场微型的古代文明成就展,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认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正确的国际意识,初步形成理解、尊重、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见本专辑课时同步教案)第1课时:第11课 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第2课时:第12课 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单元跨学科学习】数学学科:阿拉伯数字;语文学科:《天方夜谭》;科学学科:《医学集成》《医典》;哲学:伊斯兰教。地理学科:《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单元背诵清单】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背诵清单】一、古代日本兴起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统一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大化改新 开始 646年;孝德天皇特点 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幕府统治 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统治基础 武士团 性质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效忠对象 武士团的成员即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开始标志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特点 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影响 形成武士道二、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创立 背景 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盛行多神崇拜创始人 穆罕默德时间、地点 7世纪初、麦加教义 独尊安拉半岛统一 国家雏形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并在此建立穆斯林公社。基本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阿拉伯帝国 疆域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灭亡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阿拉伯文化 繁荣原因 哈里发重视知识;设立“智慧宫”;延揽翻译人才;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成就 数学 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医学 《医学集成》《医典》文学 《天方夜谭》角色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三、易错易混1、大化改新学习隋唐制度,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学习欧美制度,使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2、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是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后形成的。3、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作为中学生,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和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播出去,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四、思维导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