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第2课) 核心素养(第2课)
2.1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政治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科学精神:学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P20-P25,完成以下任务:边看课本,边圈画标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2.有人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谈谈你的理解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是什么?
4.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5.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6.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7.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什么?
三、自主检测:判断并改错
1.过渡时期总路线可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农业化。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3.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中共八大的最重要贡献是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6.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8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9.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四、完成本框思维导图
五、当堂检测
1.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当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
A. 人民对于建立先讲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艰辛探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成功的经验有( )
①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
②坚持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
③紧紧抓住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这个主要矛盾
④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科学地指明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的条件手段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具体有( )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材料表明( )
①我国已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命脉
④中国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
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经济制度基础
②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说明( )
①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是正确的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日报》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大事件?并回答其历史意义。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导学案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
1.过渡时期总路线可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农业化。×
正:过渡时期总路线可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3.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正: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中共八大的最重要贡献是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22.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6.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8.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9.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当堂检测
1.【答案】A
【详解】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当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讲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故A符合题意。
BCD:八大之后的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讲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答案】B
【详解】①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同时还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①④正确。
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是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功经验,②排除。
③: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答案】A
【详解】①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②符合题意。
③: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③错误。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不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答案】B
【详解】①④: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具体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①④正确。
②③: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②③错误。
故本题选B。
5.【答案】C
【详解】①:材料表明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但还没有实现,①错误。
②④:“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表明中国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④正确。
③:材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不是经济命脉,③错误。
故本题选C。
6.【答案】C
【详解】②③: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排除①④。
故本题选C。
7.【答案】D
【详解】①: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取得的成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①错误。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需要学习苏联,借鉴苏联的经验,但不能完全照搬,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起步,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③符合题意。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过去没有的新工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答案】材料反映的是建国后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