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 音乐学科计划表学 习 习 惯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扩展, 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 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 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 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 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教 学 现 状 分 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 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 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 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学生情况有所差异, 个别班级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 个别班级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 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 利用生动活泼、 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 发展他们的兴趣。学 期 目 标 所以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学生坐姿、唱姿、 合理呼吸的培养,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 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灵活处理、 自由组合教材,适当引入流行音乐, 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学生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发声训练局部: (1)在气息控制下,力求做到声音位置的统一。 (2)在扩展音域中,谨慎地扩展低声区音域。 (3)在二声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连贯、流畅,音色的丰满、圆润,声部的和谐、统一。视唱、知识、练耳局部: 读谱知识: 认识升记号,降记号。认识波音记号、倚音、滑音记号,学习其唱(奏)法。 视唱局部: 复习所学过的音阶和音程练习。独立或半独立视唱单声部歌曲。视唱二声部歌曲片段和有临时变音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练耳局部: 听记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节单旋律。听记2~4小节节奏;听记和声音程。听辨和声音程在协和与不协和程度上的差别。听辨歌(乐)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标志。 学习科目和以前差别不大,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班队课、阅读。教 学 措 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 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 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 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 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 充分发挥音乐课益 智、促体、辅德的功能课 时 安 排 周次 课时 教学内容 17开学第一课师生互相认识,复习音乐知识27第一课 朝夕学唱《清晨》37第二课 足迹学唱《嘎达梅林》47第二课 足迹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57国庆国庆放假67琵琶欣赏欣赏琵琶曲《渭水情》等77第二课 足迹欣赏《雨花石》《我怎样长大》87第三课 农家乐学唱《丰收的日子》97第三课 农家乐学唱《苹果丰收》107第三课 农家乐欣赏《丰收锣鼓》《打猪草》117第四课 可爱的家学唱《外婆的澎湖湾》127第四课 可爱的家学唱《牧场上的家》137第五课 故乡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147第五课 故乡学唱《乡间的小路》157第五课 故乡欣赏《思乡曲》《小村之恋》167第六课 快乐的少年学唱《叮铃铃》177第六课 快乐的少年学唱《雏鹰之歌》187第七课 冬雪学唱《堆雪人》197第七课 冬雪学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207复习复习音乐知识和所有歌曲217期末考核期末考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