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 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研学营第一站:结识猎人海力布
——9《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语文要素
阅读: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2.能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3.能简单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习作:学会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学习重点:
能以海力布或者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学习难点:
能简单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前置性学习内容: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完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目标:
1.认识“酬、誓”等生字,会写“酬、珍”等生字,会写“猎物、酬谢”等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说出课文写了关于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热身
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民间故事”研学营专列出发啦!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石头”猎人,他为什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步伐,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
1.运用上一单元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
2.读完之后,尝试回答课后第一题,了解故事涉及哪些人物,围绕主要人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旨在复习巩固第二单元学习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可通过回顾故事人物和主要情节的方式检验阅读效果。
二、检查阅读效果,理清故事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围绕海力布,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交流:能不能把一些内容进行合并,把故事读简单?
点拨:抓住信息,概括大意。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预设:海力布救了白蛇,得到了龙王的酬谢——一颗宝石,从此能听懂动物说话。有一天,海力布听到了村里有灾难的消息,为了救乡亲,说出了真相,变成了石头。
活动二:熟悉故事情节,尝试复述故事
1.复习详细复述故事的方法。
回忆以前学过的复述课文的方法。如:可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内容,按顺序复述,不遗漏重要情节;遇到人物的对话,可以将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引语。
2.梳理课文的主要情节。
(1)交流:课文围绕海力布写了哪几件事?刚才同学介绍的主要情节,我们可不可以用更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预设:主要写了“救白蛇得到宝石”“救乡亲变成石头”两个故事。
(2)小组交流:“救白蛇得到宝石”“救乡亲变成石头”这两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预设:第一个故事讲述了海力布因救助小白蛇得到宝石,从而获得神奇的能力,但使用宝石是有禁忌的,这些为第二个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3.自主尝试复述课文。
(1)细读课文,交流:这两个故事中,哪些关键信息不能遗漏?
点拨: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救小白蛇得到宝石——小白蛇反复强调宝石的禁忌——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的消息——劝不愿搬家的乡亲——为救乡亲变成石头。
(2)小组交流: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如何转述?
以小白蛇感谢海力布救命之恩说的两段话为例,练习转述。
预设:
原文 改为转述
  “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的。海力布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但是动物说什么话,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小故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练习详细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确保能详细复述课文,为下节课创造性复述课文和缩写故事作准备。
活动三: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2.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点拨:
(1)“酬”读“chóu”,不要读成“yǒu”或“zhōu”。
(2)小组合作,尝试分析发现生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如,“誓=折+言”,“发誓”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谎=讠+荒”,“谎话”是指“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誓”与“谎’都与言语有关,所以两个字都带有“言”字旁。
3.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正确、写好看的方法。
预设:
(1)我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进行记忆。如,“珍—诊,谎—荒,悔—海,扶—肤,叮—钉、盯、顶、订”,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偏旁不同,意义也不同。
(2)有些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如,“酬”的意思是“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所以左边是“酉”部,“酒”之意,“酉”不要少写一横;“焦”是会意字,上面的“隹”意思是“短尾鸟”,“隹”的右边有四横,不是三横;“谎”字右边的“亡”不要多一点,“川”不要少一竖;“延”字的右上角不是“壬”,“”的末笔是竖折。
活动四:交流反馈,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互相听写重点词语。
2.预习课后第二题,思考如何创造性复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与目标:
1.能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2.能简单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准备创造性复述故事大赛
1.民间故事大多通过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好多民间说故事的艺人都会讲这个故事,我们发现,他们讲这个故事时主要情节都差不多,但又都不太一样。今天我们班级要举办“猎人海力布”的创造性复述故事比赛,你会怎么讲这个故事?
2.阅读故事情节图:
→→→→
3.小组内发言,交流看法。
4.小结:我们有时候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添油加醋”,让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让听众觉得更有趣,但又不改变主要情节,这就是创造性复述故事。
活动二:尝试创造性复述故事
1.聚焦语言,朗读体会。
(1)民间故事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要讲好《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哪些内容很重要?默读课文,找一找。
(2)聚焦海力布的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①关注语气词和标点,读出海力布内心的焦急。
②圈出表示神态变化的词语,体会海力布心情的变化。
预设:大吃一惊、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镇定。
③自由朗读上面的句子,感受海力布心情的变化。
④体会“镇定”的伟大,理解“牺牲”的意思。
预设:“牺牲”不同于一般的死亡,文中指海力布为了保护乡亲们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里可以看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品质。
2.聚焦片段,详细复述。
(1)借鱼骨图理清情节。
(2)详细复述片段。
3.尝试运用,学法迁移。用上这样的方法,复述其他片段。
活动三:角色扮演,创造性复述故事大赛鸣锣开赛
1.赛段一:扮演“海力布”,演一演救乡亲的片段。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你就是海力布,给大家原原本本照实说说事情的经过吧!
2.赛段二:扮演“乡亲”,讲一讲自己得救的故事。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你就是其中一位村民。当听见惊天动地的巨响,发现村子被洪水淹没了后,你看着这块石头,又会怎样跟别人介绍这一天的危险经历呢?
3.赛段三:扮演“石头”,写一写自己的来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你就是这块石头,根据课文内容,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自己的来历。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海力布、乡亲、石头,还原故事情景。这里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对故事片段进行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变换口吻的讲述带给人的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感。
活动四:交流反馈,课堂延伸
1.写一段话,简要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然后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或者同学听。
2.完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它体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语言通俗易懂,便于理解;情节引人入胜,非常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人物形象生动,感人至深。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单元总体目标与学生实际,设计了这堂课。
1.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走进人物心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住神态变化的词语“大吃一惊、急忙、焦急、急得掉下眼泪”,体会海力布的内心情感,感悟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品质。
2.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情感,积累语言。
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学生的读应体现从理解到感悟的过程。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读,品味文本语言,学生能在读中了解民间故事在语言表达上的一般特点及其特有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