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_ 必修2 遗传与进化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 _ 必修2 遗传与进化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你为梦想努力,我们努力为你
共抗疫情 梦想同行
遗传与进化
必修二教材编排思路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阐明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 原因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验过程。 3.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做出的假设,并能画出遗传图解。 1.理性思维——归纳与概括:通过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养成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方式。
2. 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分离现象作出假设,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
融合遗传
白人 + 黑人 =灰人
我不认为我是灰色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雄性提供“蓝图”,母体提供物质。
柏拉图,认为子女更象父方还是更像母方,取决于受孕时哪方的感情更投入,更浓烈些。
但真正的遗传定律是由奥地利神父 孟德尔揭示总结出来。
孟德尔
现代遗传学之父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特点一: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避免外来花粉干扰)
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自花闭花传粉,如何才能让豌豆杂交呢?
自然状态下,我们不杂交。
没关系,我帮你们人工授粉。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人工去雄(未成熟)
接受花粉--母本
供应花粉--父本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人工去雄(未成熟)
套袋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人工去雄(未成熟)
套袋
套袋
人工授粉(成熟)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人工去雄(未成熟)
套袋
人工授粉(成熟)

套袋

特点二: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性状: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生物体,具体表现出来的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
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重点小结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
品种特点 相应优势
传粉和 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_____ 实验结果可靠,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 且能稳定遗传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自花
闭花
纯种
相对性状
花较大 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生长周期短 易于培养 实验周期短,更容易进行
子粒较多 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更可靠
P
×
(亲本)
(杂交)
×
(自交)
F1
F2
(高) 787
(矮) 277
≈3:1
(子一代)
(子二代)
如何完成杂交过程?
符号意义:
P
F1
F2
子一代
子二代


×
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
高茎
矮茎
异花传粉
P
×
(亲本)
(杂交)
×
(自交)
F1
F2
(高)787
(矮)277
≈3:1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性状分离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子一代)
(子二代)
高茎
矮茎
高茎
×
P
F1
高茎
矮茎
(杂交)
高茎
×
P
F1
高茎
矮茎
(杂交)




正 交(母本为显性)
反 交(母本为隐形)
正交:纯种圆滑 纯种皱缩
×


纯种圆滑 纯种皱缩


×
反交:
高茎
787高茎 277矮茎
×
P
F1
F2
高茎
矮茎
×
3 ∶ 1
(杂交)
(自交)
实验结果:
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合子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呢?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同一种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注意字母是人为定的。 )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种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
DD
dd
纯合子:
杂合子:
F1高茎豌豆:
Dd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课堂小结
1.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遗传因子类
(1)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2)隐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3.个体类
(1)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它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2)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4.交配类
(1)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广义上讲,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相交,可用来测定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
(4)正交和反交:(母本为显性,父本为隐形时)为正交;(母本为隐性,父本为显性时)为反交
[易错警示]
(1)相对性状的正确理解:抓准两个“相同”和一个“不同”
①两个“相同”: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
②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
(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正确理解
①纯合子能稳定遗传: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②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3)表现不同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正确理解
①表现不同性状:无论亲本双方表现相同,还是表现不同,子代均可出现不同性状。
②性状分离:亲本性状表现一致,子代出现不同性状称为性状分离。若亲本双方表现型不同,即使子代表现出不同类型,也不可称为性状分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