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开学第一课|对,是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课和其它科目不一样,那不一样在哪里呢?设计本堂课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在第一堂课,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并且知道心理课将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展现。所以在自我介绍时,我运用了游戏的方式,让大家认识心理老师,带动大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整节课的流程吧~授课对象:中学生1谁是心理老师?自我介绍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我并未选择一股脑地介绍自己。先告诉同学们,目前得到的已知信息:我是心理老师,刘某某,女。如果想了解得更多,那就必须拼手气:老师现场随机邀请3-5个学生(根据关键词找,比如认真、倾听、积极、勇敢,这些关键词则与紧接着提到的心理课堂公约相对应!)抽取数字书签,根据抽到的数字可以向刘老师提相应的问题,并且可收获老师送的书签一枚。在这里我一共设计了10个问题,全部是根据以往学生在私底下最常问我的问题,以及我很希望告诉学生的一些事情。已经有两堂课学生都抽到了同一个问题7:当上课有同学不听心理课时,你会怎么办?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就提前预知了学生,即便我的课不是主科,但我依然很重视,并且有规矩。从了解心理老师过渡到课堂公约,我们要注意语言上的表达。我是这样设计的——过渡语:其实,刚刚我并不是随便挑选的学生,根据关键词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我在上课时把关键词板书在了黑板上)这就是我们要遵守的课堂公约。下一步课件展示课堂公约。2为什么要上心理课?在以往的心理课的开学第一课中,我都是讲现在心理问题是多么多么严重,所以我们要上心理课,但我发现对学生的触动可以说没有。这次我换了一种方式,用学长学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来展现心理问题的普遍性。逐个展示案例(案例包含的则是心理课的内容,如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学会学习等)的时候,我们可以统计班上有多少个学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基本上每个案例都会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也从侧面反映出心理课的必要性。引起了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共鸣后,顺势介绍我们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心理课的内容(在这里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3什么是心理健康观看视频,找到心理健康的定义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学生在看完视频后,总结出世卫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六个定义。但我不是单纯地讲解这六个定义,注意这里我结合了上一个环节的案例,进一步体现出心理健康对我们的重要性,并且我们必须学会一些方法去应对。另外,我还给学生普及了心理正常状态下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4心理状态不佳时,我可以在最后一个环节,首先让学生来回答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心理状态不佳时,他是如何做的?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得出了三个方法:首先,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给自己时间消化,自我调节。其次,我们可以找亲朋好友,寻求帮助。最后,如果还没有缓解的话,我们可以去寻求更专业的心理辅导。然后,利用2分钟的时间,老师可以介绍一下学校的咨询室,包括预约咨询的地点及时间。因每个学校不同,就不在此展现啦。后记:整堂课下来,内容衔接非常紧凑,学生从认识心理老师开始,就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明白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应对心理问题的一些方法。虽然很简洁,但是很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