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卷习题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测评卷习题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八年级上学期 综合测评卷
1. 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B. 珊瑚虫、水母、海葵都是腔肠动物
C. 腔肠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D. 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海水中
2. 下列对线形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身体分节 B. 有口有肛门
C. 都营寄生生活 D.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D
B
3. 蚯蚓的结构或特征中,与运动无关的是( )
A. 环带 B. 刚毛
C. 体壁的肌肉 D. 身体分节
A
5. 石鳖、鲍鱼、乌贼身体表面都有的结构是( )
A. 贝壳 B. 外套膜
C. 环带 D. 疣足
6.2022年7月,俄罗斯南部发生蝗灾,受灾地区粮食减产严重。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蝗虫具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 蝗虫具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C. 蝗虫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D. 蝗虫体表有气门,是它的呼吸器官
B
D
4. 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那么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 )
A. 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B. 扁形动物、节肢动物
C. 线形动物、扁形动物 D.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
D
7.下列名称中含有“鱼”的生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娃娃鱼 B.墨鱼 C.鲤鱼 D.鲍鱼
9. 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
A. 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B. 视觉敏感
C. 具有较大的耳朵
D. 嗅觉灵敏
C
A
8.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鸟有喙无齿,体温恒定,体表覆羽
B. 两栖动物的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
C. 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D. 鱿鱼是鱼,海马是哺乳动物
D
10. 下列关于人体完成“引体向上”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B. 只需肱二头肌参与
C. 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 D. 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B
11.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决定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遗传物质 B. 环境因素
C. 信息交流 D. 生活经验
A
12. 下列动物一定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个体户养殖的群鸭
B. 生活在草原上的大批食草动物
C. 在同一片森林筑巢的鸟类
D. 一群分工不同的蜜蜂
D
13. 动物在生物圈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不包括(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净化空气、分解动植物遗体
D
14. 捉蜻蜓时会观察到其翅前缘深色的“翅痣”,它可以使翅在快速振动时不易折断。科学家受到启发,在飞机机翼的前缘焊上加重装置。这项技术属于( )
A. 克隆 B. 模拟 C. 仿生 D. 移植
C
15. 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明显的区别。下列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 )
A. 表面光滑 B. 呈绒毛状 C. 呈絮状 D. 呈蜘蛛网状
A
17.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细菌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在利用细菌处理污水时,需向水中大量通气的原因是( )
A.污水中的有机物必须先经过通气形成均匀混合液体才能被细菌分解
B.水中细菌的生存需要氧气
C.为了杀死除细菌外的其他微生物
D.氧气本身就能分解有机物
B
16. 下列关于“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的过程叫接种
B. 实验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经过高温灭菌处理
C. 接种后的培养基应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D. 本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
C
18. 发面过程中需要添加酵母菌。下列对酵母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由一个细胞构成
B. 气体交换要通过细胞膜进行
C. 可通过出芽生殖产生新个体
D. 可利用细胞内的叶绿体合成有机物
19. 下列食品的制作都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
A. 陈醋、腊肉、面包
B. 酸菜、贵州茅台酒、馒头
C. 甜酒、酱油、鲜榨果汁
D. 米酒、香肠、泡菜
D
B
20. 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简易的食品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
B. 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
C. 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进入
D. 该食品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D
21.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①是单细胞生物
B. 图中的③也是一个细胞,但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图中④所示生物没有自己的遗传物质
D. 图中的①②③都具有细胞膜
C
22. 引起小麦叶锈病、水稻稻瘟病等植物疾病的是( )
A.细菌 B.寄生虫 C.藻类 D.真菌
D
24.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三位科学家。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没有细胞结构
B.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 进行分裂生殖
D.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C
23. 植物大豆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 引起植物患病
C. 与植物共生 D. 与植物竞争
C
25. 观察下图,阴影部分表示的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 有根、茎、叶
D. 无种子
A
26. 某同学假期回郊区的奶奶家,对农庄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B. ③④的分类依据是身体是否分节
C. 若⑤是胎生,则⑥是卵生
D. 对动物进行分类既要比较形态结构,
又要比较生理功能
B
28.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不包括( )
A. 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类生态系统的“天然基因库”
B. 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手段
D. 宣传自然保护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C
27.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个体大小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B. 处于同一分类等级的生物,特征完全相同
C. 一般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界
C
30. 下列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是( )
A. 偷伐国有森林中的树木
B. 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 将未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流
D. 捕杀野生大象获取象牙
D
29.下列生物多样性锐减现象中,主要由于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是( )
A. 我国森林覆盖率较两千年前大幅减少
B. 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数量减少
C. 几十年来,长江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难觅踪影
D. 水葫芦在部分地方疯长,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D
31.(5分)下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
(2)A动物和B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3)D动物是一类特殊的动物,它的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
(4)E动物生活在水中,其呼吸器官是 。
A、B、C
有口无肛门


肺和皮肤
32.(5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花样滑冰双人滑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下图是运动员进行花样滑冰时相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比赛时,运动员的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 绕关节活动,完成跳跃、旋转等动作。
(2)骨骼肌为运动提供动力,其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 。
(3)运动时,关节中能减少两块骨之间的摩擦的结构是[ ] ,将两块骨包裹在一起的结构是[ ] 。(填序号和名称)
(4)花样滑冰比赛中各种动作的完成有赖于 系统的调节。

肌腱

神经
关节软骨

关节囊
33.(5分)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的障碍,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狗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 和肌肉组成的。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绕道取食”属于 行为。
(3)为了让动物有取食的欲望,实验前要将动物进行饥饿处理。从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中哪种动物最高等? 。判断的依据是 。
(4)若将实验对象中的小鸡换成大公鸡,则“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
。(填“增多”或“减少”)
关节
学习
小狗
小狗学会绕道取食前“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最少
组别 动物名称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A 小鸡 24次
B 小鸭 26次
C 小乌龟 65次
D 小狗 5次
减少
34.(5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云南是中国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云南省有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62.9%。植物特有种达1 000种以上,珍稀树种位居全国之冠。例如望天树、跳舞草、华盖木、丽江云杉等。全省有脊椎动物1 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在中国公布的39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有222种,超过全国总数的50%。例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等。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而获得的行为。
(2)资料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3)如果依据是否胎生对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进行分类,则单独为一类的是 。
先天性行为
遗传因素
学习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绿孔雀
35.(5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位于昆明市西南部的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流域植被类型丰富,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特有种;动物种类繁多,两栖类有19种;鸟类中,水鸟有67种,猛禽有32种,鸣禽有182种。
资料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围湖造田,滇池大面积缩减,大量水塘、沼泽消失,滇池湖滨带几乎丧失殆尽,使很多水禽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地,部分水禽消失甚至灭绝。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流域和环湖生态建设,滇池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滇池水生植物种类增多,在滇池栖息、越冬的鸟类明显增多,其中包括多种云南省新记录的鸟类,如三趾鸥、灰翅鸥、须浮鸥、白翅浮鸥、铁嘴沙鸻、蒙古沙鸻、中杓鹬等。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 多样性。
(2)根据资料分析,过去半个多世纪滇池鸟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资料显示,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滇池中 的多样性明显改善。
(4)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建设美丽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出一点即可)。
生物种类
栖息环境的丧失
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物种类
植树造林;不乱扔垃圾;绿色出行(合理即可)
36.(5分)新冠病毒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深远影响,日常消毒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配比浓度的消毒液对教室的消毒效果是否有差异,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步骤一:用有效氯含量为500毫克每升水的消毒液,配制成不同配比浓度消毒液,分别对1~5班教室进行消毒。
步骤二: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编号A、B、C、D,在每个教室的固定位置分别放置4套,打开培养皿盖,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
步骤三:将所有培养皿置于28 ℃的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
步骤四: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的细菌数目。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消毒液配比浓度(消毒液∶水) 清水 1∶600 1∶300 1∶200 1∶100
细菌数目(个) A 53 19 10 6 2
B 50 18 11 4 3
C 48 19 12 5 3
D 49 17 10 5 2
平均值 50 18.25 10.75 5 2.5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中要计算出A.B、C、D四组菌落的平均值,其目的是

(4)实验中为对照组的班级是 班教室。
(5)从表中可知消毒液配比浓度越高,杀菌效率越 ,但消毒液配比浓度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通常认为90%以上的杀菌率就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
避免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不同配比浓度的消毒液对教室的消毒效果有差异吗
消毒液配比浓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