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地球的故事》慧读书馆 课件(共5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拓展《地球的故事》慧读书馆 课件(共50张PPT)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地球的故事》
【作者】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páng
《地球的故事》出版于1932年,是美国著名人文主义文学作家房龙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世界地理历史读物。
本书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被译成十几种译本,受到全世界众多读者的喜爱。
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国,先后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当过记者、编辑、播音员等,游历过世界很多地方,为他后期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他善于把历史通俗化、个人化, 作品涉及历史、艺术、地理、名人传记等,一生著作40多部书并自绘插图。《地球的故事》是他关于人类地理的力作。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1882—1944)
20世纪初期荷裔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
星云
是尘埃,氢气氦气和其它电离气体聚集的星际云
地球的形成过程: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
那么,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呢?
克罗狄斯·托勒密(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占星家)
“地心说”的集大成者,主要论述宇宙的地心体系,认为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着它运行。
基督教——“上帝造人”的故事
尼古拉·哥白尼
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恒星 行星 卫星 彗星
八大行星系统
现在成年期,(红巨星)中年期,(白矮星)老年期
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
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
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是尼罗河。
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
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
水龙兽是爬行动物,不会飞翔。如果水龙兽同时出现于几块相距甚远的大陆,不是因为大陆曾经连在一起又会有什么原因呢?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1880—1930年)于1912年提出的学说,一天魏格纳感冒了,他躺在床上研究地图,他突然发现非洲、美洲的接口可以拼起来。他叫妻子剪开地图,结果真的拼起来了。
大陆漂移学说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水龙兽的分布十分广泛,南非、印度、南极、一直到中国新疆。各大陆上所发现的化石极其相似,以至均归同属,有的甚至可归同种。
水龙兽通常被用作大陆漂移说的佐证,证明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互相联接着的,另外它也被许多的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的祖先——因此也算是人类的祖先, 作为哺乳动物祖先的一支。
七大洲
四大洋
七大洲
四大洋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楔形[xiē xíng]文字
玛雅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
中国的汉字
郑和 - 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造船技术发达:
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其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
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
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
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
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来辨别方位的,晚上通过观察北极星定方位,白天通过日影来分辩方位。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指南车和日圭用来分辨地平方位。日圭就是最早的罗盘。
15世纪到17世纪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又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西班牙 葡萄牙
哥伦布 麦哲伦 迪亚士 达伽马
意大利著名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美国 星条旗
 在西方人思想璀璨、群星闪耀的启蒙时代,欧洲的城市却是污秽连天。那个时候,街道没有铺路石,狭窄而坑洼不平,空气难以流通,甚至见不到阳光。满地都是由人便、腐水、垃圾、马粪、猪屎、鸡鸭鹅粪以及尘土组合成的烂泥浆。大多数街区没有公共厕所,行人随意到处方便。由于排水系统的问题,污水滞留。遇到雨天就会形成马路断行,平时最繁华的街道变成了污水坑。在巴黎,下水道都通往塞纳河。而塞纳河却又同时为居民汲取宝贵饮用水的水管和蓄水桶提供水源……
中世纪欧洲的卫生状况是极其糟糕的。那时候的人们不但不洗澡,在公共卫生方面也很落后。由于当时的基督教会认为不洗身体是神圣的,所以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没有洗澡的习惯。
后来各国政府使用这些许可证作为国家工具来加强海军,可以使本国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凭空多出一支能够攻击敌国商船的海上力量。
后来海上霸主英国,就是靠着一群海盗起家的,难怪有人曾戏说:全英国就是一大群海盗,伊莉莎白一世就是最大的海盗头子。
这个时期的海盗使用的武器主要是短火枪和水手弯刀。
“私掠者”——弗朗西斯·德雷克
他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德雷克从学徒干到水手,最后成为商船船长,而赞助人就是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
据知他是第二位在斐迪南·麦哲伦之后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也是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英国海员,他的地位和经历常为人所津津乐道。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手工
机器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随着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爱护地球、
守护美好家园靠大家!
阅读思考
1、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2、地球的形状类似什么?
3、科学家预测地球未来是怎样的?
4、谁提出了“日心说”?
5、大陆漂移学说的意思是什么?谁提出的?
6、谁发现了美国新大陆?
7、哪个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有几次?分别的代表产物是?
8、你喜欢本书吗?请说一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