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40张PPT+教学设计+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40张PPT+教学设计+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2023 年 9 月最新版
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民惟邦本”有时写作“民为邦本”,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提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得到人民的拥护之道,就是以人民的心愿行事,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
—— 提出“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少数服从多数
民主的价值要求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民主价值的实现
我国的民主价值、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国体即国家性质,指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民主就是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
民主价值通过国体来体现
政体是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通过政体来体现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主制度通过国体和政体来确立
美国的总统制
总统握有极大权力,与国会相互制衡
古希腊城邦的公民大会制度
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投票权,妇女与奴隶没有权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国王被架空,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
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
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均未实现还权于民
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未能取得成功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过各种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
新文化运动
把民主、科学播撒进无数人的心里
俄国十月革命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新中国成立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历程
P33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法治必须承认民主制度的原则、规范,使之法律化、制度化;法治规定了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范,从而使公民明确自己实际享有的权利;法治规定了实现民主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从而为公民提供了按照民主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
法治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
法律必须以维护公民的利益而非个别有权势者的利益为取向;法律原则和内容必须由全体人民来通过一定程序来制定和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裁决只能由民主程序产生的司法机关作出。
法治又必须以民主政治制度作为基础和内容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民本思想
价值追求
社会和谐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根基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具有强大生命力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
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全过程人民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本质属性
人民当家作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本质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
制度保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
爱国统一战线
观看视频《央视网: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总计2977名。各阶层的代表名额和比例为:
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女性代表790名,占比26.54%;
归侨代表42名;
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比16.69%;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比21.3%;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281名,占比9.44%。
总体来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
材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怎样的特点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①
最广泛
主体广泛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内容广泛
在党的领导下
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号牌不清严重影响送餐速度”
张惠鹏坦言
在几十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
找楼号有时能耽误5分钟
别看这5分钟不长
但引起的是连锁反应
后面顾客的餐都会被拖延
有的等不及取消了订单
有的接到的饭菜都凉了
顾客吃不好
外卖小哥被投诉
大家心里都不痛快
“社区太大,楼号不清
送餐时找起来太费劲”
去年8月
张惠鹏给12345打了一通电话
打12345
张惠鹏并不是只为自己
“我粗略统计
这片儿得有五六百名骑手
我遇到的问题,
也困扰着其他人”
12345打完没两天
张惠鹏就接到了
龙泽苑社区书记伊然的电话
详细地沟通了他的诉求:
社区太大了
又有单行线
不清楚的楼号应标清
随后召开的业主大会上
参会的一千多位业主纷纷赞同
大家都很认可张惠鹏的建议
大家一致决定
安装新号牌
并优化、增加指路牌
并于今年2月底
完成了给154个单元楼装号牌
近日,张惠鹏再到龙泽苑送餐时
让他惊喜的是
不仅新号牌装上了
连样式都是他推荐的
“真没想到
我这个外卖小哥的建议
这么受重视”
抗癌药零关税、下调采购价格、医保准入谈判……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不断减小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② ③
最真实、最管用
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
人民的合理要求能够得到充分实现
最广泛
基本特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
最真实
宪法
制度
主体最广泛
内容最广泛
最管用
国家进步
人民幸福
最广泛
主体最广泛
内容最广泛
最真实
宪法
制度
最管用
国家进步
人民幸福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意义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行为不是任意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事。
基层群众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如果村委会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执行,基层群众可以依据法律主张权利。
依法行事不但可以保护干部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主张权利是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人民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选举民主
保障人民通过选举
投票行使权利
协商民主
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
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
黄材镇是湖南山区的一个重镇,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撑。近来,该镇景区的管理、餐饮、住宿等问题愈发严重,公共配套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收入。
在党组织的指导下,该镇召开了‘镇+村+组’的三级协商对话,每次民主协商的议题都是从小组到网格、再一步步反映到镇里,一层层反映的问题都是群众呼声最集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黄材镇第一次民主协商对话会的75名成员,只有镇党委副书记、党政办主任2名行政干部,第二场的对话会只有5名现职行政干部,其他的都是村民代表大会代表、党员代表、妇女代表、群众代表、企业代表、乡友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贤达。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的成果,直接体现在了黄材镇文明治理、景区生态保护大幅改进上。比如,根据协商对话会达成的共识,黄材镇加大环卫保洁力度,规范景区管理,强制清退污染型工业企业,在核心保护区,共清退非煤矿山5家、烟花鞭炮企业4家、砖厂18家、精灰厂20余家,对采树、挖树、伐林、毒鱼电鱼等行为进行专项打击等。
就在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后不久,洪灾来袭,面对灾后的巨大损失,镇村两级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成员与村民代表运用民主协商技巧,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科学有效地进行灾后重建”,并带头动员群众义务参与灾后重建。
人民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选举民主
保障人民通过选举
投票行使权利
协商民主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制度保障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如何理解我国的
新型社会主义民主
本质特征
真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重要形式
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特点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观看视频《领航:人民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知识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班级 日期
本框所属单元 第二单元·民主与政治
本框所属课程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教材分析 第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从学生“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人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民主的朴素认识,把对民主的追求放到历史长河中,促使学生将对民主的认识由生活化理解上升为国家制度层面、价值层面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历史选择的过程,每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依据具体国情有其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管用性的特点,从而能够保障人民的最大利益,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帮助学生认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 4.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
知识目标 1.知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知道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特点,知道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3.能够举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内容
难点 全过程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学情依据 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延展和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从生活经验来看,大部分中学生有参与班干部选举、给班级或者学校提建议的经验。但是中学生是未成年人,还没有选举权,缺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直接经验。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在八年级已从宪法的角度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及其内容均有所了解。但是如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理解民主,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建立认同。本课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实现方式,引领学生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帮助学生认同民主的价值,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师准备 备教材,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从词源上了解“民主”的含义,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民主实践及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认识我国民主的价值追求、民主实践和民主制度建立的条件,明确民主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民主制度的创立是与本国的国情以及历史任务密切相关的,我国的民主制度、民主实践是植根于我国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理解我国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能够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社会长治久安,从而形成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认同。本单元涉及国体与政体、民主与法治等诸多内容,教师除了阅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外,还需要学习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还需要了解初中历史课的相关学习内容,把其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
学生准备 做好课前预习。学生阅读教材,与中国近现代史相结合,进行初步思考,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现问题并向教师反馈,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 教学过程 ↓
教学 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尚书·周书》在中国,“民主”一词的最早出处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珍有夏 上天总是能够依时为民求主,因此降下光荣的使命给商汤,征伐夏朝 这里的“民主”是“人民的主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主完全不同 《尚书·五子之歌》提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人民是[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民惟邦本”有时写作“民为邦本”,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孟子·离娄上》提出“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得到人民的拥护之道,就是以人民的心愿行事,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 《道德经》提出“执政者不能有私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圣人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其心 要做一个“圣人”,就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了……圣人立于天下,圣人之心是包容万物的,是大包容无限制地融合万事万物,充盈其心 理想的执政者没有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使人人都能向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民主的价值追求。教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思想入手,回溯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现代社会的民主 民主的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少数服从多数 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民主制度 我国的民主价值、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民主价值通过国体来体现: 国体即国家性质,指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民主就是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 民主形式通过政体来体现: 政体是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制度通过国体和政体来确立: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揭示现代社会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一般来说,“民主”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即民主是为了防止专制而进行的制度安排。从静态来看,民主作为一个国家的制度,是由民主价值、民主形式、民主制度等构成的统一整体。
展示多张图片: 古希腊城邦的公民大会制度: 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投票权,妇女与奴隶没有权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国王被架空,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国王被架空,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一个国家民主制度和实现机制的建立,与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同国家的民主实践有不同的选择,由此导入下一层。
P31 探究与分享 郑观应: 想要推行公平法制,最重要的莫过于壮大国家的势力;想要壮大国家的势力,最重要的莫过于赢得民心;想要赢得民心,打通下听民情的渠道,最重要的莫过于设立议院。 梁启超: 国家的强弱在于是否实行民主制度。君主制度是王权,是专制的权力。民主制度是公权。 孙中山: 国民应该是国家的主人,统治权由国民来把握。而实行统治权的人由选举产生,来商议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式,由国民来管理国家,慢慢发展,民权渐渐发达,人民觉醒,那么,真正的人民的国家指日可待。 教师点拨: 三位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救亡图存的焦点都集中在实现社会结构的改造和建立国会、设议院等政体的变革上。 操作建议 1.呈现材料,提供背景知识。教师要提供一些历史背景资料,或者布置学生从历史教材中去梳理这三段话产生的历史背景,尝试解读每段话的意思,从政治制度、民主价值等方面概括总结三段话的异同。 2.思考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位思想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解决当时中国问题的方案 当时政治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这些思想和改革,是否解决了当时社会的问题 这些民主思想为中国的民主进程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 3.总结提升。民主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每个国家由于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历史任务不同,即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条件不同,所以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 引领学生从政治制度、民主价值等方面了解近代先贤对民主的探索和认识。 对于中学生而言,活动提供的材料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都有一定难度。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语文等其他学科知识,解决本活动中的问题。
展示图片: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均未实现还权于民,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未能取得成功 近代民主探索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过各种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引导学生感知民主思想、民主政治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局限性,为初步理解中国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奠定基础。
展示图片: 新文化运动 把民主、科学播撒进无数人的心里 俄国十月革命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江西瑞金“红色苏维埃”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边区军民一边要开展武装斗争,一边还要搞好经济生产和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开展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观看视频《央视纪录片:如果没有民主改革,我不一定活到今天》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历程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法治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 法治必须承认民主制度的原则、规范,使之法律化、制度化;法治规定了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范,从而使公民明确自己实际享有的权利;法治规定了实现民主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从而为公民提供了按照民主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 法治又必须以民主政治制度作为基础和内容: 法律必须以维护公民的利益而非个别有权势者的利益为取向;法律原则和内容必须由全体人民来通过一定程序来制定和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裁决只能由民主程序产生的司法机关作出。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注意与宪法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法律地位,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重点知识】为什么要追求民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根基 学生做笔记,全班齐读知识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符合国情 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符合实际 具有强大生命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人民当家作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展示图片: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包括哪些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观看视频《央视网: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建立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 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国家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制定实施的法律和政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国家各方面事业和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经过反复比较、长期探索、实践验证的“原版”。这条道路之所以是人间正道,就在于它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总计2977名。各阶层的代表名额和比例为: 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女性代表790名,占比26.54%; 归侨代表42名; 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比16.69%;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比21.3%;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281名,占比9.44%。 总体来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 材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怎样的特点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① 最广泛 主体广泛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内容广泛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最为直接的含义就是全体人民都能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比如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比例的人口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
新闻案例 “社区太大,楼号不清,送餐时找起来太费劲” 去年8月,张惠鹏给12345打了一通电话:“号牌不清严重影响送餐速度”。张惠鹏坦言,在几十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找楼号有时能耽误5分钟别看这5分钟不长,但引起的是连锁反应,后面顾客的餐都会被拖延,有的等不及取消了订单,有的接到的饭菜都凉了。顾客吃不好,外卖小哥被投诉,大家心里都不痛快。打12345,张惠鹏并不是只为自己“我粗略统计,这片儿得有五六百名骑手我遇到的问题,也困扰着其他人”。 12345打完没两天,张惠鹏就接到了龙泽苑社区书记伊然的电话,详细地沟通了他的诉求:社区太大了,又有单行线,不清楚的楼号应标清随后召开的业主大会上,参会的一千多位业主纷纷赞同。大家都很认可张惠鹏的建议,大家一致决定,安装新号牌,并优化、增加指路牌,并于今年2月底,完成了给154个单元楼装号牌。 近日,张惠鹏再到龙泽苑送餐时,让他惊喜的是,不仅新号牌装上了,连样式都是他推荐的。“真没想到,我这个外卖小哥的建议这么受重视”。 抗癌药零关税、下调采购价格、医保准入谈判……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不断减小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② ③ 最真实、最管用 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人民的合理要求能够得到充分实现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就是必须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还体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各种权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最管用就是途径畅通、合理高效,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健全的制度体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 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学生做笔记,全班齐读知识点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和村民会议制度,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一) 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 (二) 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三) 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 (四) 土地承包经营方案; (五) 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 (六) 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七) 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八) 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 (九) 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操作建议 1.实践操作。教师可以事先准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全文印发给学生。然后找一两个案例,让学生依法判断:案例中的做法是否合法 依据是什么 如果不合法,村民应如何主张民主权利 2.思考交流。小组讨论一些延伸性的话题,比如:有哪些渠道可以主张民主权利 如果主张民主权利遭到打击报复怎么办 小组交流,认识主张民主权利需要勇气和智慧现实生活中,可能某些民主权利主张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我们也不要丧失对民主价值的信念。 3.总结提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依法行事是解决基层各类问题的关键。依法行事不但可以保护干部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主张权利是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注意事项 一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二是学生或者其家人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主张民主权利受阻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本栏目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村务公开和村民会议制度的部分规定,帮助学生理解两个问题:一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行为不是任意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事;二是基层群众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教材中呈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九个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如果村委会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执行,基层群众可以依据法律主张权利。
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选举民主: 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协商民主: 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这两种方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保证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式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重点知识】如何理解我国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 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重要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生做笔记,全班齐读知识点
观看视频《领航:人民民主》 结语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总结本课,为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奠定基础。
知识小结
拓展参考资料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因此,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反映的是相对应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任何一种形式的民主,都属于上层建筑,由一定的经济基础产生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也是服务于特定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民主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公开自己的阶级立场,并追求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鲜明的方向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民主制度实现了人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解放。但在人的政治解放的表象背后,以自由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维护的是经济和生产领域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不平等。人人平等的政治制度和阶级不平等的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体两面。而社会主义民主不仅主张人的政治解放,同时主张人的经济解放,不仅主张人的政治革命,而且要求人的社会革命。因此,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民主以社会革命和人的社会解放为基本方向,社会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由于社会主义民主鲜明的阶级性和方向性因此社会主义要求无产阶级不仅要立足于自身当前的阶级利益,而且要在历史发展中承拒起自身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并由自为的阶级转变为自觉的阶级。这就需要无产阶级中的先知先觉者组成先进性政党,带领无产阶级实现政治使命。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引领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民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需要与自身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资产阶级民主不同,社会主义民主要求实现劳动阶级的解放,要求改变自由资本市场中阶级剥削和阶级不平等的经济状况。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社会解放必须改变并最终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实践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上层建筑,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社会主义民主以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协商为内容。社会主义民主在形式和内容上是统一的,具有真实性。社会主义民主强调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保障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生活的真实参与。在中国,党内民主、决策民主、基层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等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和具体实现方式。 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 在民主思想的传统中,参与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古希腊的政治思想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只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人才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进人近代以后,民主发展的最重要特点,是全社会参与范围的不断扩大。这既体现在人的政治参与权利内容的不断扩大,也体现在拥有政治权利的人的范围越来越广。近代民主政治的最突出成就,就是成年公民,无论男女都具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这一成就,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各国人民不断追求民主权利的历史实践中实现的。 在现代政治中,参与的内容和形式不仅指参与选举,而且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参与在民主政治中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参与是通过各种合法的程序和途径进行的,第二参与的目标是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第三,参与的主体包括社会中的各类主体,既包括政治家也包括其他公民;第四,民主政治的参与要求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从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看,参与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参与选举,选举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政治活动,通过选举的方式,人民既可以选举确定国家的领导人,也可以罢免国家的领导人。二是参与决策,在民主生活中,决策要反映多数人的意志,科学有效的决策往往需要更多主体的参与。三是参与治理,治理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权利主体可以通过参与具体的治理行为实现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四是参与监督,监督作为一种制约力量,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监督可以分为政治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等方面。民主政治的有序发展有赖于监督的有序实施。五是参与公共生活,在社区、区域、国家等不同维度上,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公共生活,从广义上而言,参与公共生活属于参与民主生活的重要方面。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