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浙教版8年级上科学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浙教版8年级上科学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浙教版8年级上科学第1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液体哪种不是悬浊液( )
A.泥水 B.肥皂水 C.血液 D.粉笔灰水
2.在有硝酸钾晶体存在的硝酸钾溶液中,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加少量水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3.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和湖泊水
4.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的目的是( )
A.增加水的导电性 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
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澄清石灰水升温,可以观察到浑浊现象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牛奶和肥皂水均属于溶液
6.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它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C.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7.如图所示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b,且a、b在水中体积相等,则(  )
A.只有a受到的浮力为零
B.a,b受到的浮力相等
C.b受到的浮力大
D.a,b塞受到的浮力均为零
8.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 , )
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
10.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在码头装卸货物的轮船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从海岸沙滩处走向深水的游泳者
11.某温度下,将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的浓度增大1倍,下列不可能实现
这一目标的方法为( )
A.加入质量分数大于2a%的物质溶液 B.减少溶剂的质量
C.加入质量分数小于2a%的物质溶液 D.增加溶质的质量
12.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 )
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4πR2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13.有甲、乙两杯液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此时两液面相平(注:甲乙两杯的液体均为食盐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杯液体的密度相等
B.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C.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在甲杯液体中加入食盐溶解后,鸡蛋会下沉一些
14.甲、乙体积相同,乙、丙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其中丙为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所受的浮力小于甲的重力
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受到的浮力和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三个物体均由同种材料制成,则丙一定为实心
15.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过滤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法可以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
B.滤纸放入漏斗时边缘要稍低于漏斗边缘
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D.过滤所得溶液若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已经破损导致
二、填空题
16.船从内河开到海洋里,船受到的浮力 ,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木块的密度为,冰块的密度为,若它们体积相等,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冰块浸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
(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填编号)
(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称取氯化钠的水的质量分别为5g和45g。
③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容器中然后加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④瓶装: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滴瓶并贴上标签。
⑤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 A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30g 固体 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到 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 A 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
20.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方法,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粗盐,这种方法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 、过滤、 、计算产率,可得到初步提纯,再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精盐.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某同学为了加快实验,想持续加热快速蒸干,则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
(3)某同学所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产率明显偏低 (选填字母序号)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21.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如图: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③④①②⑤
(2)如图⑤称量过程中,若发现指针偏向左边,你应采取的操作是 ;
(3)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制结果将偏 (假设氯化钠质量的计算和称量均准确,且实验过程中氯化钠无损失)。
三、探究题
22.一个底面积为10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密度为0.8×103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
(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则取出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3.一个底面积为2×10-2 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 m,内盛有0.1 m深的水,如下图(a)所示,另有质量为0.8kg,体积为1×10-3m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b)所示。求:
(1)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2)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a)的水中后,正方体A所受浮力;
(3)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a)的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4.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表中m的值是 。
(2)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和实验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5.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红利用: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她的实验过程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2)如图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
(3)如图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
(4)若水的密度为,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石块的体积为 。
(5)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
(6)若实验过程中将(2)、(3)顺序对调,所测石块的密度将 (填“偏大”或“偏小”)。
四、简答题
26.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可采取哪些方法 (要求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27.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某种液体中(此液体的膨胀可忽略不计),恰好在某一深度静止,如图所示。如果该液体温度适当升高,请预测金属块和气球的运动情况,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28.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29.2012年6月24日凌晨5点29分,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始注水下潜,至上午9点07分,蛟龙号潜水器到达7020米深度并坐底,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蛟龙”号长宽高为8.2米×3.0米×3.4米;质量22吨;下潜时负载400千克(包括乘员质量)。(g取10N/kg)
(1)若海水密度不变,当“蛟龙号”浸没在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 ,浮力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求本次试验“蛟龙”号下潜速度约多少米/分钟?
(3)当它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4)“蛟龙号”在某深度悬浮作业,任务完成后,抛弃自身携带的压载铁便能上浮。请分析“蛟龙号”上浮的原因。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A
6.B
7.C
8.D
9.A
10.D
11.C
12.D
13.C
14.B
15.A
16. 不变 变小
17. 小于 小于
18. C、H 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偏大
19. 饱和 23.1% 乙
20. 物理 溶解 蒸发 (1)引流 (2)食盐飞溅 (3)AB
21. A 取下一些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小
22.(1)1.6×105N;(2)6.4×103kg
23.(1)800kg/m3(2)8N (3)200Pa
24.(1)3、4 4.4
(2)80% 14.6%
25. m3-m2 偏小
26.可加入蔗糖25g或蒸发水100g.
27.金属块和气球将上浮。
当该液体温度升高时,气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液体的密度和g不变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变大;当金属块和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时,金属块和气球将上浮。
28. 0.5N 5×10-5m3 1.1×103kg/m3
29. 增大 不变 32.2m/min 2.24×105N 见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